黄金的基本知识,我听说原子弹要用金做导线?
金器,银器,铜器,铁器。原子弹在山洞里藏了几十年,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你希望是哪种样子呢?
黄金还会降到200一克吗?
如果200元一克,那么折合成国际标准价格,就是每盎司大约是880美元。大家知道上一次见到这个价格是在何时。那是在12年前的2008年,那么觉得黄金还有可能再回到12年前的价格吗?真的是不可能的,就跟小孩子长大之后,你想让他回到儿童时期也是不可能的。
1.黄金价格一去不复返,可以跌一跌,但不可能跌的那么深。目前受到全球的疫情影响,还有国际原油暴跌,每股不稳。导致投资者需要抛售黄金,去填补各个金融产品的头寸以及保证金。这种情况下,近期黄金也发生了一定的下跌,但是这种下跌只是暂时性的,长远看是无法改变黄金的长期上升趋势。
2.黄金一直是传统的避险资产之一,目前已经不能是最佳避险资产品种,但是仍然是非常好的投资品种。美联储全球央行都在降息准,世界金融市场的资金面持续宽松。未来美元持续走软,相比之下,黄金价格就会坚挺,而且持续走高,美国债券利率也在下行,那么未来黄金价格也是会持续推高。
3.我们在看近10年黄金价格走势图。最高黄金价格达到了1900美元,是在2011年8月录得。最低价格是1050美元,是在2015年11月份录得。平均黄金价格是1357美元每盎司。如果有兴趣再往前看10年,那就是黄金大涨了10年,从2005年的377美元一直涨到了2010年的1424美元。所以看完走势图之后,我们可以得出黄金价格,即使有起起落落,但永远已经不太可能跌破1000美元以下了。
4.有着持续通胀的预期,也就是未来钱越来越不值钱。那么黄金的民意价格就在上涨,可能这份上涨比不上物价上涨,但是也是在不断上涨。另外未来世界形势也不是那么平稳,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逐步改善。那么黄金的争夺也会在其中更动荡一些,价格也会变动,趋势更大一些。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持续上扬。
5.疫情的发展估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会比较大。尤其是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更大,现在美联储已经降息降准,同时原油价格战还继续在打。那么黄金的上涨预期就不会被改变,不但不会跌到880美元以下而且有可能在近两年创出新高达到2011年1900美元的高价。
黑天鹅事件,也影响不了黄金的中长期趋势。而且现在疫情已经不算是黑天鹅事件了,变成了人类要应对的长期问题了。
所以现在不要去盼望着能跌到最低价再入手,适当建仓还是可以的,不要去上杠杆。将其作为一个长期投资的配置品种,在这两三年中收益会还是不错的。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黄金都有什么用处?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美元霸权的建立是通过与黄金挂钩实现的,那么黄金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呢?
马克思曾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的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金银才开始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这时的金银才可以被称之为货币,所以金银并不是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成为货币的。“货币天然是金银”的意思则是说货币天生应该由金银来充当。
这是因为金银天生具备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黄金之所以天然适合充当货币首先在于其稀缺性。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稀缺的物品总是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而充当货币的先决条件之一正是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黄金其实是中子星爆炸后的产物。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黄金都是亿万年前中子星碰撞抛射过来的。据说在这一过程中形成金原子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
在地球形成之初各类重金属分布十分均匀,但在放射性元素及引力的作用下大量重金属直接沉到了地球中心区域,而很多轻元素则直接留在了地球表层。作为重金属的黄金大多集中分布于地核之中。地球的黄金含量据科学家推测为地球质量的亿分之一(60万亿吨)。如果把全球所有黄金都挖出来平分给全球70亿人,那么每个人大约可以分得9000吨黄金。
如果真能把全球所有黄金都开采出来,那么黄金还真就不是什么稀缺资源。问题恰恰在于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尚无法将全球的黄金都开采出来。如今全球黄金总量的99%都在地核中。地核距离地面大约有3000公里,而目前人类钻孔最深的记录是12262米,所以在现有技术手段下要开采地核中的黄金是根本不现实的。尽管全球的黄金总储量是相当庞大的,然而目前人类所能开采到的黄金资源是有限的。
迄今为止人类不仅尚无法开采全球99%的黄金,而且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也无法人工合成这种重金属。这样的客观现实使黄金成为了一种稀有金属,而且黄金在提炼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必要社会劳动时间也相对更多:从黄金矿石的釆矿到运输、冶炼、除尘、提纯等一系列操作花费了炼铜、炼钢铁多得多的必要社会劳动时间,因此产生黄金的成本是相当之高的。
尽管黄金作为一种资源是稀缺的,尽管黄金的生产成本是高昂的,但倘若没有人类选中它作为货币,那么它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普通金属而已。黄金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社会的通用货币是由其一系列属性共同决定的。其实在黄金成为货币之前人类也曾用贝壳、盐、茶叶、布匹以及牛羊等动物充当过货币,然而黄金的属性决定了它要比这些物品更适合充当货币。
像盐、茶等食物类货币就明显不适合长途贸易:如果你带着这样的货币去和别人交易,那么一路上人吃马喂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像牛羊等动物类货币的缺陷在于难以计量分割——如果你要交换的物品值半只羊,那么难道你还把羊砍成两半吗?这不直接导致自己的货币贬值了吗?由此可见充当货币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本身具有价值;必须具可移动;便于携带;可以计量、分割;可以长时间保存......
显然金属比其他物质更为满足上述条件,所以金属也就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物质。当然世界上的金属有很多,那么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不约而同选择金银这样的重金属充当货币呢?首先化学性质活泼的碱金属其实是不适合充当货币的。在长途贸易的过程中化学性质活泼的碱金属很可能会在陌生的新环境中发生各种无法提前预知的化学反应,然而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恰恰需要较为稳定的形态。
黄金恰恰是一种化学稳定性极强的金属:黄金的活动性顺序在自然界中几乎排在最后。真金不仅不怕火炼,而且几乎不溶解于除王水以外的任何溶剂,即使是酸性很强的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强碱都无法使黄金产生化学反应。黄金在长途贸易的过程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气候环境条件都不会生锈或腐烂。由此可见黄金是一种易于携带、不易变质的金属。
用于交易的货币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太多,否则人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了。当然也不能过于太少——至少需要满足人们起码的物质交换需求。黄金作为一种稀缺的贵金属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同时也能满足人们起码的物质交换需求。自古以来黄金就一直被当做货币使用。很多国家因此形成了自己的黄金文化:中国和印度这两大原生古文明中黄金都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黄金作为贵金属有很好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也是社会信用的标志。黄金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和储备的工具。国家发行纸币是以自己的黄金储备为基础的。国家所持有的黄金储备主要被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和平时期或是战争时期黄金永远是硬通货。黄金的价值在战争时期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战争时期要交换粮食、武器等物资只能使用黄金,所以黄金对任何国家都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
黄金不仅是一个国家储备财富的方式,也是一种通用的资产保值方式:一方面各地的银行卖出和买入黄金的过程就体现了黄金的储备交易功能,另一方面黄金储备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黄金不易毁损,也不易贬值,具有金融属性和保值功能。黄金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而且也是规避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风险的有效工具。黄金的保值功能是其他货币难以代替的。
在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全球99%的黄金都无法开采,所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黄金仍将是一种稀缺资源。黄金的特性注定不可能出现大的贬值:黄金市场的确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然而在更宏观的长时间内黄金是不易贬值的。2004年黄金的价格只有每克100元左右,如果对比如今国内部分金店的报价情况就不难看出长期保存的黄金的确是升值抗膨胀的好资产。
黄金还具有较好的投资避险功能:如果你在国泰民安、经济不错的时候买黄金,那么黄金升值 的空间不大。如果你在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时买入黄金,那么就有可能实现预想不到的收益。2009年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经济长期低迷,于是美联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结果美元指数长期贬值。这时国际金价一路涨到了2011年9月时的1916美元/盎司。
黄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延展性,因此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装饰品。同时黄金的色泽也适合作为装饰,否则换成黑色的铁、绿色的草还有谁会戴在身上?卡地亚、宝格丽等国际大品牌珠宝的主要镶嵌材质就是18K金(18K金的含金量约为75%)。世界上大约一半被开采出来的黄金变成了首饰。长期以来华丽的黄金饰品就一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黄金的延展性、导电性、耐腐蚀、耐磨损等特征使其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黄金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也能有效保护电子器件,所以很多电路板、中央处理器、RAM芯片中都存在黄金,只不过这些物品中的黄金含量都比较少。2016年的数据显示:大约6%的黄金需求来自于科技部门。事实上这种宝贵的金属被广泛用于我们每天携带的手机和其它一些设备上。
当然黄金也可以用于制造假牙。尽管这并不是黄金的主要用途(不足全部黄金需求的1%),但2016年全球在牙科领域还是使用了大约18吨黄金。由于黄金具备良好的延展性,所以能被加工成十分细小的金丝。这些金丝可以用于服装的修饰,还可以跟铂等金属合成金基合金。这可以增加服饰的寿命,不过这也不是黄金的主要用途。此外近年来黄金还在宇航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金跟金基合金具有十分强大的焊缝能力跟抗氧化性这一特征就被普遍应用于航天事业。卫星、航天器的电子系统中都含有黄金,此外宇航员头盔的聚脂薄膜中也有一层黄金,这可以大幅度反射热量跟辐射。此外航天尼龙、屏幕、电池中都有黄金的身影。黄金能有效反射可见光和对抗宇宙射线。尤其是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更是达到98.44%。一个镀金层对卫星或飞船来说就像大气层对于我们一样。
一吨黄金多少人民币?
1吨相当于1000kg,我们按照100元人民币的重量来计算,刚出库的新钞,一张百元钞票重约1.15克。
那么一顿重的人民币也就是相当于1000000除以1.15结果再乘以100.最终的结果是86956521.74.也就是说一吨左右全部是百元大钞的人民币大概是8695-8696万。
另外一吨黄金,依旧还是1000kg.都是足金的情况下面计算,目前1g价值351块,一吨黄金也就是价值351000000元人民币。
为什么黄金会这么值钱?
2021年1月份俄罗斯央行称:其持有的黄金储备在2020年有史以来首次超过美元储备。根据俄罗斯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黄金储备占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的23%,美元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则跌至22%。要知道在2018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中超过40%都是美元资产。目前俄罗斯正在力争使自己成为全球黄金产量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在国际上推行去美元化策略。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
长期以来美元一直是美国维系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俄罗斯在与美国的博弈过程中推行去美元化策略多少有些打蛇打七寸的意思。当初美元霸权的建立是通过与黄金挂钩实现的,如今俄罗斯为了推行去美元化策略也在扩大自己的黄金储备和产量。黄金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呢?事实上马克思对黄金的价值早就有论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的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金银才开始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这时的金银才可以被称之为货币,所以金银并不是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成为货币的。“货币天然是金银”的意思是说货币天生应该由金银来充当,这是因为金银天生具备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
黄金之所以天然适合充当货币首先在于其稀缺性。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稀缺的物品总是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而充当货币的先决条件之一正是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黄金其实是中子星爆炸后的产物,地球上所有的黄金都来自浩瀚的星空之中。地球的黄金含量据科学家推测为地球质量的亿分之一(60万亿吨)。如果把全球所有黄金都挖出来平分给全球70亿人,那么每个人大约可以分得9000吨黄金。
这一数据似乎表明黄金并非一种稀缺资源。如果真能把全球所有黄金都开采出来,那么黄金还真就不是什么稀缺资源。问题恰恰在于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尚无法将全球的黄金都开采出来。黄金这种资源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初期质子跟中子虽有电磁相互作用,但温度的限制使二者不能结合在一起。在此后相当漫长的岁月里宇宙逐渐冷却。
在这一过程中质子和中子开始不断结合,从而形成了氢、氦等诸多元素。氢、氦等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结合形成了最初的恒星,而恒星又将氦转变成氧、碳,接着又生成了铁、钴等元素。随着恒星外部轻元素逐渐耗尽之后其产生的能量再也无法抵消重力,于是恒星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不断向中心区域坍缩。随着外层物质不断聚拢在中心区域就会导致恒星发生爆炸。在恒星爆炸的过程中会不断向外“喷射”各种星际物质。
电子、质子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重新在中心区域聚集,从而形成了密度极大的中子。两颗中子在碰撞后有几率形成更重的原子,而原子正是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目前人类所认知的大多数宏观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黄金都是亿万年前中子星碰撞抛射过来的。据说形成金原子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
这些黄金在宇宙中漂泊了可能数百万年,也有可能漂泊了数亿年。直到某一时刻一些漂泊中的黄金遇到了正在形成的地球,于是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这些黄金被融入到了地球之中。在地球形成之初各类重金属分布十分均匀,但在放射性元素及引力的作用下大量重金属直接沉到了地球中心区域,而很多轻元素则直接留在了地球表层。作为重金属的黄金大多集中分布于地核之中,而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是难以开采的。
形成后的地球曾有几亿年不断遭受域外天体的攻击。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富含黄金的天体就降落到了地球上。由于这时的地球早已凝固,所以这时黄金就没法沉入地核了。这些天体碎片最终只能慢慢被安置于地球表层区域。如今我们手中的黄金就是地球形成冷却后的域外天体,而最初抵达地球的那批黄金至今仍在地核中沉眠。如今全球黄金总量的99%都在地核中。
如果真能把地核中的这些黄金全挖出来,那么足以给整个地球铺上一层厚达4米的金砖,然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地核距离地面大约有3000公里,而目前人类钻孔最深的记录是12262米,所以在现有技术手段下要开采地核中的黄金是根本不现实的。尽管全球的黄金总储量是相当庞大的,然而目前人类所能开采到的黄金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也无法人工合成这种重金属。
这样一种客观现实使黄金成为了一种稀有金属,所以黄金在价值上满足充当货币的先决条件。不过黄金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社会的通用货币也并非单纯只是因为价值高,事实上黄金能成为货币是由其一系列属性共同决定的。在黄金成为货币之前人类也曾用贝壳、盐、茶叶、布匹以及牛羊等动物充当过货币,然而黄金的属性决定了它要比这些物品更适合充当货币。
像盐、茶等食物类货币就明显不适合长途贸易:如果你带着这样的货币去和别人交易,那么一路上人吃马喂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像牛羊等动物类货币的缺陷在于难以计量分割——如果你要交换的物品值半只羊,那么难道你还把羊砍成两半吗?这不直接导致自己的货币贬值了吗?由此可见充当货币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本身具有价值;必须具可移动;便于携带;可以计量、分割;可以长时间保存......
显然金属比其他物质更为满足上述条件,所以金属也就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物质。当然世界上的金属有很多,那么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不约而同选择金银这样的重金属充当货币呢?首先化学性质活泼的碱金属其实是不适合充当货币的。在长途贸易的过程中化学性质活泼的碱金属很可能会在陌生的新环境中发生各种无法提前预知的化学反应,然而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恰恰需要较为稳定的形态。
黄金恰恰是一种化学稳定性极强的金属:黄金的活动性顺序在自然界中几乎排在最后。真金不仅不怕火炼,而且几乎不溶解于除王水以外的任何溶剂,即使是酸性很强的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强碱都无法使黄金产生化学反应。黄金在长途贸易的过程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气候环境条件都不会生锈或腐烂。由此可见黄金是一种易于携带、不易变质的金属。
黄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延展性,因此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装饰品。同时黄金的色泽也适合作为装饰,否则换成黑色的铁、绿色的草还有谁会戴在身上?卡地亚、宝格丽等国际大品牌珠宝的主要镶嵌材质就是18K金(18K金的含金量约为75%)。很多国家都存在自己的黄金文化:中国和印度这两大原生古文明中黄金都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黄金作为贵金属有很好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也是社会信用的标志。
自古以来黄金就一直被当做货币使用。如今我们手中的纸币严格意义上不算是真正的货币,而是代替金属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符号。这类似于银行出售的纸黄金——只是证明你持有这么多黄金的一纸合约。实际上银行的保险柜根本没有这块黄金,但这份合约在所有银行都会得到承认。国家发行的纸币也是如此:纸币绝不是可以滥发的,否则只要开足印钞机不就可以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了吗?
国家发行纸币是以自己的黄金储备为基础的。滥发的纸币并不会增加国民手中的财富,只会导致社会性的通货膨胀。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而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国家所持有的黄金储备主要被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不景气时黄金所具有的保值特征会导致社会上对黄金的需求上升。
黄金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和储备的工具。国家按照黄金储备印出来的钞票才值钱,否则就是胡乱滥发纸币。无论是和平时期或是战争时期黄金永远是硬通货。这在战争时期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战争时期要交换粮食、武器等物资只能使用黄金,所以黄金对任何国家都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黄金不易毁损,也不易贬值,因此一国政府持有黄金会增长公众的信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