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元,田蕴章对黄自元的评价?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及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秉承的帖学传统。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有收藏价值吗?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黄自元书小楷治家格言?
谢邀。黄欧和今欧所处时代不同,因此无可比性。黄有九十二法,专为童蒙识字,科举标准字而为,对后世学楷影响大,也实用。黄的字也是实用的规范字,披欧的外衣。房子修的方正整齐,欧阳询给外装修的。内部少欧的峻严和丰富对比。但从美观来说,比欧好看,也好学。当今的欧楷学者众,从乡下到全国,不知凡几。写到和欧一模一样的,不可胜数。但盖上款名,不管是享誉全国的名家,还是乡野小民,分不清谁是谁。有名无名,全在社会地位。至于学术上,欧楷,包括唐楷均不被推崇,因其为碑志,公文,科举实用字体,而唐楷又把这种书体高度标准化,后人学谁象谁,不象就是没学到家,学象了就丝毫不可改变,终身象复印机一样复印到老。最优美的舞,最动人的歌,终生只跳别人规范了的舞,唱别人唱熟的歌,自已一丝一毫不能改变,这样的舞者歌者恐怕在专业层面说不过去。因此唐楷不被专业团体推崇,其理如上。书法史推崇对书体的笔法,章法,墨法,结构的变化有贡献者。书法史是变化史,不是进化史。因此后人学而求变,那怕变的远不及古人,那怕变的不尽如人意,也有个人的理解,认识,求知求变的追求因而有趣。而不可更改的书体,也只有创立者独占山头
了。欧颜栁褚后再无楷书大家,皆因此由。元之赵,创类行楷的楷书,与唐人相径庭,才列名家。后再无人,不是没有原因的。扯远了,想说学欧不如学黄,有聪明人就这么干的。初入书门的人只听名耳鉴,不知里面道道,往往吃力不讨好。
黄自元楷书与田英章比怎么样?
《从一个现代习书者的眼光来看,田英章楷书是书法自学者的福音》但是田楷与黄自元楷书同样不是中小学生书写学习的最佳选择。
田英章老师与卢中南先生算是现代欧楷的两大代表书家。黄自元也许是近两百年里对传统欧楷理论研究最透彻的书法家。他出版的《欧楷结构92法》几乎分析了楷书书法的各种结构特点,达到了一种书法结构研究的最高峰。
田英章楷书源于欧楷。但是,他(田楷)对传统的欧楷笔画书写技法和单字结体规范进行了技术美化与技术简化。简化的笔法、美化的结构不仅方便了教学与文便了学习者的学习。事实也证明,经过美化、简化后的欧楷得到了社会公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这让田英章书法成为现代书法市场最流行的入门书法自学之门。
田英章楷书被大众书法冠以"田楷"的名份,其书法技术与书法艺术对当今书坛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甚至有人将田英章先生楷书戏称为“当代馆阁体”,人工“美术字”,从这些评语中,我们可见田楷艺术的大众化程度!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田楷的笔法技术是有史以来最美观最实惠的楷书实用技术。这个方面,无论黄自元与卢中南先生楷书都不能比拟的。
当年黄自元楷书以其实用性同样获得了一个时代追捧。甚至当年最实用的书写技法--馆阁体也吸收了他很多技巧与理论。当然也有人将黄自元楷书称为了“当年的馆阁体”。真正分析一下文化大众书写技法,任何人也不敢说,就是这种人人都喜欢的高效书写方法!
黄自元楷书与田英章楷书作为一个时代楷书品牌,都更加注重书法艺术性技术性研究。田楷入门体系已经在技法大众化、工艺化、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由此规范性、美观性都达到工笔书法的境界。但笔者认为,他们依然行走的是一条艺术楷书的道路。很多技法相对于日常工作学习书写,田楷与黄楷还有太多“奢华”成分。
图:追求实用美观、追求书写效率的“馆阁体”楷书也许才是日常“书法”的培养来!
书法是一门实用性艺术。尤其是被认定为规范文字的楷书,它可以补当作书法艺术对待,但是在追求书写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比如学习考场书写,成年人工作书写,自然之间都会倾向效率性实用性的书写形式--当然也就是馆阁体了。即使是现代楷书家在实用速写场合,他也不得不使用上“当年”平民化的“馆阁体书写”技法!
但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条件下,还需要更加适合曰常书写的书法形式。
黄自元的代表作?
他的书坛代表作《楷书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