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分区查询,sci影响因子35分什么水平?
那要看是哪个学科了,生物学医学类的影响因子普遍较高,有的十几甚至几十,3.4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是力学、控制、计算机等这个影响因子非常高了,对于材料学这个影响因子是比较高.入选率在0.2—0.3之间.sci一区二区怎么划分的?
sci分区有两个分区标准,一个是中科院分区,一个是jcr分区 ;同一个期刊在两个分区标准上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中科院SCI分区:
中科院SCI分区是按期刊的三年的平均影响因子来划分的,
一区:前5%;
二区:6%~20%;
三区:21%~50%;
四区:后50% 。
JCR分区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的上一年的影响因子按降序排列,
然后进行等分,分为四个区,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均为25%,一区:前25%;二区25%~50%;三区50%~75%;四区75%~100%。这样的划分方法简单易操作,比较符合国内学校考核时的数数原则。
sci分区划分标准?
分区的标准主要是按影响因子排名,一般影响因子高的,就是高区;影响因子低的就是低区;
中科院SCI分区是按期刊的三年的平均影响因子来划分的,
一区:前5%;
二区:6%~20%;
三区:21%~50%;
四区:后50%;
JCR分区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的上一年的影响因子按降序排列,然后进行等分,分为四个区,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均为25%,
一区:前25%;
二区25%~50%;
三区50%~75%;
四区75%~100%。
SCI论文的投稿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决定投那份SCI刊物。作者一般在撰写论文时就已经做出决定。主要决策依据应是主题内容合适,学术声誉好,读者多等。当然也要看自己成果的大小,论文的质量而定。勿一稿两投。
在本领域内的、预期影响因子范围内的期刊中,从期刊名初步筛选可能合适自己文章内容的期刊。然后找到期刊的介绍,阅读其“目标和范围”(aim and scope),以确定稿件是否符合。接下来再看看期刊近几年内影响因子的走势,以其保持上升或稳定为佳。
另外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是该期刊是否曾在过去发表过相当数量的中国作者的文章。学术期刊终归是商业杂志,出版商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世界各地的期刊,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自己的偏好。
论文完成后,要按照每份刊物的投稿要求投稿。一般的投稿清单包括:投稿信、足够的稿件数、所有图表齐全、以及其它要求的材料。将上述内容打包邮寄,或通过电子网络按要求投递稿件。
论文投出后,一般刊物编辑部会给投稿作者发送收到稿件通知。如果编辑觉得论文题材不适合所投刊物,会回信退稿。否则,作者就进入等待期。收到稿件后,编辑挑选2-3名同行对论文进行评审。论文评审是对作者采用匿名形式。评审者不是专职,是自愿花时间评阅论文(并无评审费)。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是仲裁和最后决策者。审稿期间,作者一般应耐心等待。除按收稿通知建议时间与编辑联系外,一般应给评审4-6个月时间。若仍无消息,可以与编辑联系催促一下。
审稿结束,作者迟早会收到稿件评审意见和编辑的仲裁结果。一般有四种情况:接收(Accepted with or without minor revision);修改后可接收 (Conditional acceptance upon satisfactory revision);可以修改后再投;拒绝。
对第一种情况,作者会收到投递最终稿的指南。现在,一般需要提供数字文件,按要求提供图表。
对第二种情况,应按照评审意见修改论文。提出拒绝修改某些部分的理由。将修改部分单独写成报告提供给编辑。一般来说编辑比评审者更具同情心。因此,一般可以期望收到象第一种情况那样的论文接收信。
对第三种情况,看看评审意见,这种决定一般是由于论文需要补充材料,编辑希望继续修改提高。不要轻易放弃。修改后被接收的机会还是很大。对于高质量的杂志,多数论文第一次投稿时都会被按这种情况退回来。作者应根据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当然也可以提出对某些部分不修改的理由。
若得到最后一种情况的答复,应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文稿,然后投往其它刊物。国外刊物的拒稿率高低不等,一般专业刊物拒稿率在30%以上。不妨投到拒稿率低些或引用率低些的刊物上。
论文被接收后。按照提供印刷稿件要求投稿后。下一个回合就是收到印刷编辑寄回的校样。校样一般需要尽快寄还给印刷编辑。寄校样时,出版商会要求填写版权转让书(Transfer of Copy Right), 并告知支付版面费的办法和订购单行本的方法。
许多刊物不收版面费,但对特殊印刷(如彩版印刷)收费。有的对超过定额免费页数的页面按页收费。不少收版面费的刊物费用都挺高。如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IEEE Transactions的系列刊物收费可以高达数千美元。必须有所准备。版面费一般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对校样要认真细读,特别注意公式和图表。订购单行本的数量应够交流用即可。
sci的c区是什么意思?
其实sci中分的A、B、C类就是等级,A是最高的 ,B是中等的 、C是最低的。SCI是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检索机构多全世界期刊的检索, ABCD是国内把SCI检索到的期刊的一个在分区。ABCD可能是1234分区,是根据SCI期刊的质量对其进行的分区,级别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期刊质量越好,不过这个分区也不是完美的,不同专业适用不同。
一般来说的话,sci的分区是用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四个等级。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共8281种期刊的质量、影响力等因素以年度和学科为单位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划分。
目前,根据SCI期刊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的模式已被国内部分高校采纳,因为它有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发表在1区和2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将各学科的SCI期刊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四个等级。
而各种学科也被归为13个大类及173种小类。 13个大类的最新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分别是工程技术、农林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地学、地学天文、数学、物理.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