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room官网,怎么把单反拍的照片传到手机上?
大体分为三种方式:1“远古”方案:数据线直连PC,或拔SD卡+读卡器+OTG直连PC或手机;2,WiFi方案:单反自带WiFi无线与手机建立连接;3,智能方案:使用单反无线传输器等新设备。题主的问题似乎是2018年发起,当时的答案到今天又有新增补。由于无线单反传输器设备到了2019年有新的变化,这个答案将主要跟大伙聊聊,2019年的单反无线传输设备,究竟“智能”到了什么地步,给大伙扩展一下思路。
----------------------------------
友情提示1:如果你预算不足,或者是摄影小白,请忽略此文。这种新技术可能需要你花费额外精力和金钱。
友情提示2:本文是长文,不爱读长文的朋友,可以直接读开头和结论。
友情提示3:拒绝云点评!尤其对没用过的新品胡说一气,你想做对比,可以自己买一个自己做评测,把参考经验留给需要的网友。
-----------------------------------
简言之,我上手体验的这款VBox 6,首先体积小易携带,与单反+三脚架和云台可以连为一体,不占用热血。其次,无需数据线连接手机或PC,秒拍秒传(按下快门不到1秒,手机APP上已经同步照片,且不耽误手机正常上网和切换至其他应用);最重要的是,它还能通过专业云端管理,实时修片、分享,甚至时下直播领域,商务活动中流行的“图片直播”借助它可以轻松异常,对于经常需要赶场直播的摄影师,一人顶三人。
你只需要入手这么一个设备,户外拍摄、棚拍等场景,完全不必带上累赘的数据线、监视器,拍完的照片也完全不用借助移动硬盘备份,PC端,手机端都能查看,神奇不?还用啥单反自带WiFi、数据线?太原始了。光说不练,接下来就跟大伙讲讲这个东西究竟怎么用。
-----------------------------------
即拍秒传+专业云端影像管理,影像云管家VBox 6单反智能无线传输器体验前言
“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按下相机快门才不到1秒钟,灵感、构图、后期却要消耗大量学习成本,专业摄影师更要兼顾数据传输、影像处理、素材管理、协作交付等环节。随着5G时代迫近,“即拍即传、即修图即分享”也成为各类旅拍乃至会务活动的热门趋势,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图片直传+直播+共享”的刚需,成为未来摄影师广为关注的问题。
有人说单反自带WiFi传输就够用了,事实并非如此,在短时间产生海量素材的任务面前,自带WiFi传输捉襟见肘。即使读取速度再快,也要面临手机存储容量的瓶颈。另外,手机连接单反WiFi时会中断联网,日常工作受阻,老板意见相当大。我也曾用过传输线直连手机+APP处理,这种方案同样有进入“飞行模式”的窘境,而且充电线、传输线接口互斥,手机电量耗尽就麻烦了。当然,你可以依靠单纯的插拔SD卡连接电脑读取数据,此时还得带上读卡器和笔记本。即使这些设备齐备、场景宽松,你也免不了拖着数据线扭头看监视器,出外景时,等待你的还有千张RAW片等龟速网络的尴尬,怎一个烦字了得。
今天笔点君体验的这款影像云管家VBox 6单反智能无线传输器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思路。它异于常规单反无线传输器之处,主要在于拥有专业的自建影像云端VPhotoCloud,利用智能硬件专利和全球最大的专业影像管理平台解决全流程影像处理刚需。简言之,就是可以将VBox 6直连单反,与手机配网后,每次拍摄无需繁杂操作,秒拍秒上云!——在按下单反快门之后,几乎无需等待,即可在手机或电脑实时修片、存储、管理,乃至分享相册、交付工作影像,边拍照边直播的定制营销需求也可以轻松实现。
开箱与配件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从开箱开始跟大伙说说VBox 6的使用体验。
VBox 6采用黑色包装盒,上层盒内有保修卡、使用指南和合格证,下方缓冲泡棉凹槽中安置了传输器主体、电源适配器和线缆、相机螺丝等附件。
随机附带共两颗1/4英寸相机固定螺丝,专为有一定厚度的传输器做成17mm/16.5mm加长型,其中一颗带免工具扣环。USB-A to MicroUSB线是专用充电线,USB-C to Mini-B(带L弯的短线)则是用于直连单反的定制OTG线。
主机中部除两个相机固定孔外,还有一个用于连接云台/三脚架的固定孔,外拍时与脚架单反融为一体,不占热靴也不增加相机周边累赘,拆装仅多出一步。重量138g不累赘,可以视为一块的脚架快接板。
VBox 6内置2050mAh/7.79Wh容量的锂电,可以提供长久的电力支撑,处理器采用MT6755,内存为3+32GB,
自带电源适配器,输出5V 2A。
产品厚度17.2mm,长宽分别为113和67.5mm,底部有网孔金属底板保证散热。
整机共有1个扬声器口,3个线缆接口,4枚按键,接口一侧多出几厘米挡板可以保证插线不受弯折磨损、插接牢固,对于频发移动设备的摄影环境来说非常贴心。
电源键在接口端的另一侧,长按开关机,兼具屏选“确认”功能(单击)。显示屏这一面有三个按键,左侧是拨动开关,可以便捷启动云端即拍即传服务;右侧上下键可为显示屏菜单选择之用,兼做音量调节键。指示灯4种状态:低电量红色闪烁,充电时红色常亮,充满绿灯常亮,平时熄灭。
大面积托班、双相机孔位设计可以适应不同体积型号的单反,同时提供坚固可靠的支撑,下方接云台、三脚架融为一体,美观度和实用度都有了保证。
下图是正面VPHOTO LOGO、扬声器和电源按键的位置。
初识VBox 6传输虽然相比相机显示屏、手机屏幕来说,VBox 6的显示屏只能一次显示2行菜单文字,但麻雀小五脏全,通过上下键、电源键(确定)即可实现初始化配网、WLAN/蓝牙/热点开关配网、密码/SN等参数查询、以及实时拍摄时的上传同步状态显示。
单反兼容度好,有点遗憾的是手头佳能200D单反的Mini-B接口在右侧,从VBox 6的左侧USB-C接口接线过来线缆长度不足,回头需要我另配一根稍长的线缆才行,将相机调头安装同样稳固,只是显示屏要看正面。
VBox 6能做到即拍即传,与其自带本地编码技能分不开,而且将上传分为容量较小的直播原片和中等容量底片备份,两极同步可以物尽其用,加上智能队列、中断重连、广域网加速技术,传输稳且快,支持扩展聚合推流技术,无论图像还是视频,“拍摄-上传-分享/直播”任务都能高效完成。
VBox 6+影像云管家VBox 6只是硬件支持,影像云管家APP+云端服务才是杀手锏。所谓的未来科技皆由它展现。
安装APP后进入主页“设备”,点击“添加设备”,进入配网流程。先在主机中开启热点,将密码填入APP对应流程输入框,之后再设置工作网络,皆可完成“单反-VBox 6-手机-云端”的全贯通。
配网成功后,APP设备主界面将会显示联网状态、相机SD卡容量占用、VBox6电量,网络延时和上网速度等,此时即可开启待拍任务,享受秒拍秒传之旅。注意,此时手机不但上网、传输两不误,还能随时把获取的成片分享到网络如微信等社交媒体,日常朋友圈、工作任务交付方便自如。
工作台界面可以创建拍摄任务,查看图库、相册,导入手机本地照片。拍摄任务启动后,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视频就会同步到该任务项目中,照片缩略图实时展现,缩略图右下角的云彩图片打钩即为完成上云,点选照片即可查看详情、收藏、下载或直接分享。
实时任务也可以通过VBox6的拨动开关即时启动,只要手机与单反保持联网,照片同步随时都可进行,此前的“传输繁琐”、“独占手机”、“耗电高”、“文件管理混乱”在VBox 6和影像云管家联袂演出下统统消失不见,整体体验顺畅、方便。
即使是高速连拍,也能瞬间秒传,直播原片优先,备份底片随后,APP同步的速度令人满意。
手机APP只是管理手段之一,电脑网页登陆影像云管家账户管理云端图库同样快捷。
个人日常存储管理之外,影像云管家APP还能够以“照片组团”的方式直接将成片分享出去,通过模板定制直播相册,对于需要营销功能的摄影工作者来说省去许多中间过程。
下图是将《一个馒头》分享到微信的过程,被分享者可以直接看到所有照片,分享实时拍摄的影像专辑手到擒来。
除免费的微相册之外,影像云管家还有直播相册收费服务(下图右),热门营销功能更全面也更实用。此外,影像云管家也可以为影像运营从业者提供在线数码师修片,个人相册的默认10GB也可以付费扩容,适合专业人士进一步武装。下图左:相片参数查询,下图中,正在拍摄的任务,在影像云管家APP中还能查看。诸多细节就不一一枚举了。
实拍场景展示总结网速飚高、万物互联的时代,单反与其他设备及网络连接的桥梁早该进化,VBox 6+影像云管家APP有可能是将这个刚需落地的先遣兵。一周体验下来,棚拍和外景采风获取、管理图片视频的效率大大提升,VBox 6 + APP/电脑彻底取代了累赘的数据线和监视器,也让那些没有云功能的单反传输器灰头土脸。
优势总结:
1,一片式小巧便携,不占热靴,无线缆累赘感,能与单反、脚架融为一体,美观实用。
2,手机无线直连单反并接入高速云端,随拍随上云,分级智能队列传输稳定,同步效率极高,且不耽误手机正常联网和日常事务,无需专为单反配备手机。
3,一站式“实时拍摄-修片-管理-分享-交付”,精简拍摄任务,顺畅解决全流程,个人摄影摄像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
4,图片直播功能,对影像传播营销从业者来说将是一大辅助利器。
5,硬件软件细节较为出色,比如APP/电脑端管理界面清晰易用,VBox6的防误断线防护板、金属散热底板、双固定孔配置、云服务硬件开关设计等。
缺憾和建议:部分单反如佳能200D的Mini-B接口在右侧,自带的OTG线缆不够长,应该加长到25-30cm,或提供一长一短两款OTG线缆;建议为免费微相册用户新增限时试用。
对了,这款VBox6目前支持尼康、佳能各型号主流相机,还不支持索尼,所以你如果感兴趣,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相机是否支持,具体可以到产品官网去对应列表查询。
我是笔点酷玩,就写到这里吧!
用尼康单反拍的相片RAW用什么软件后期比较好?
尼康官网免费下载“捕影工匠”和“ViewNXi”,其实捕影工匠也是基于ViewNXi处理RAW格式文件曝光参数的。因此两者都能处理RAW格式文件(还能将调整好的RAW格式文件批处理转换成JPG格式),非常好用,尼康的软件比佳能的DPP更好用,因此也没有必要采用第三方软件了(如佳能用户常用的LightRoom)。本老手用尼康单反拍片时一直用RAW格式存储,后期用ViewNXi仔细调整曝光参数,最后再转换成通用的JPG图片文件格式,保证出片靓丽。
Pro非常好用的软件有哪些?
人人都会用到的十款Mac必备软件分享,新人必备,献给大家(完全版)
威锋大神干货,转过来吧!
1. 全能解压
使用Mac以后感觉Mac自带的归档实用工具其实还算不错:能够打开的格式很多,并且打开速度较快,解压稳定性强。可是,在很多复杂的应用场景下,找一个文章文档,需要把很多文件一起解压,时间浪费的不多,但极容易让人感到厌烦。之后推荐的the Unarchiver,在我感觉和归档类似,不能算特别出彩,直到看到全能解压。软件本身是App Store的一款免费软件,但是软件的功能确实要比很多付费软件还要强大。在单纯的解压方面,软件和the Unarchiver一样,都可以无乱码的快速解压;在扩展功能上,软件更胜一筹:能够在不解压的情况下,对包内文件进行预览,打开,部分解压缩和选择解压路径等等。在工作和生活中来说,全能解压相较于其他两款软件,确实是要实用的太多了,这也是我第一个把它放上来的主要缘故。
2. 每日英语听力
这款软件也是我的最爱,在之前准备ya si kao shi 的时候,是这款软件帮助我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英语能力。软件有几个优点,让我觉得不能不说:颜值高。软件的整个界面做的都非常的清爽干净,菜单栏,工具栏设置合理,一目了然,让人能够很快上手,而不是像很多软件那样,用一个功能都需要找半天。语料全。从幼儿园到native speaker,不论是什么英语水平,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语料,尤其是考试语料,包括了王陆的语料库,雅思和托福,四六级考试的模拟听力,都是很难找到的素材。功能强。不仅绝大部分语料都有中文,能够让大家听之后知其所以然;其内部集成的播放器可以调整倍速播放,可以减慢速度帮助跟读,也可以倍速锻炼语感。这样一款英语学习软件,不仅仅是需要考试的小孩子需要,即便步入职场,希望潜移默化的锻炼自己的听力,也完全可以考虑这一款软件。
3. The Brain思维导图
在我们步入社会之后会经常使用,往往用来帮助我们理清项目的逻辑结构,进行任务安排和梳理。然而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或者是多项目并行的情况下,其实思维导图就会有所局限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存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和我们的思考模式不同。在我们提到“父亲”这个词的时候,你最先开始想到的会是父亲的特性,比如他的身份,长相,脾性等等,而不是他的从属关系。树状结构强调的是元素间的从属关系,而人类在思考的时候,会是一个发散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思维导图在复杂情况下,用处不大的主要原因。The Brain是一款思维导图,并且是真正按照人类思维模式进行设计的。在使用这个思维导图的时候,你会有先将事物的性质等填入,之后将相同性质的事物进行关联。在开始使用的时候感觉很困难,毕竟要把事情事无巨细的进行记录,每天都需要消耗10分钟左右,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有惊喜的收获:The Brain相当于复制了你的大脑和思维,并且它永远不会遗忘。从这点来说,The Brain确实非常强力。
4. 印象笔记
这款软件似乎已经被大家推荐烂了,但是究竟为什么要用它,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现在的市场上,类似的笔记类软件,除了EverNote,Microsoft的OneNote,还有各种各样的云笔记,其中不乏中国大厂的产品,然而私心里还是更推荐最开始的两款。各种原因不多阐述,而且这两款软件不论是日常随笔还是知识纪录都是够用的了。印象笔记这类软件,使用主要是为了两个目的:资料整理和知识纪录;笔记记录和知识体系整理。前者印象笔记更优,后者OneNote领先。印象笔记是一种资料库的感觉,它的内部没有恨规整的目录结构,但是它的搜索引擎做的非常棒:即便是你在图片中写的字,在搜索的时候也能够搜索出来。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用的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在创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理的时候是很有用的。另一方面,印象笔记给人更高的自由度,有一种真实的记笔记的感觉,也是需要表扬的。而OneNote更给人一种模块感,所有的内容都是一个个的大板块页,下来再有小板块分级。所以如果你是希望分门别类按章按节的写点什么,那OneNote会更适合。顺嘴忘了说,在同步方面,OneNote明显更弱,如果你需要进行频繁的多设备记录,或是和一个项目组共同使用笔记,那还是尽量考虑印象笔记吧。
5. 1Password
如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电子化,大到投资理财,小到日常购物,都离不开网络。日常需要使用的帐号,大大小小能数出十多个,密码的管理问题也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使用随机生成的密码,复杂度较高的密码和定期更换密码能够让我们的账户安全得到提升,但是,管理起来确实容易秒崩记串不解释。其实大多数使用Mac 的小伙伴,都对Mac 的钥匙串赞不绝口,轻量级的钥匙串能够记忆你的每一个密码,并在你输入新密码时对应更新,在使用体验上是非常方便的。但是钥匙串拥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自动生成随机密码,记录的密码全部来自于你的输入;只能管理线上账户,对于你的银行密码,手机账户等无能为力。如果你希望自动生成随机密码,并对线下的账户进行管理,那你可能需要第三方软件的支持。1Password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款密码管理类软件,上述说的功能都包括:密码自动生成,线下账户密码管理,密码保存同步等等,可以说是钥匙串的加强版。整体界面设计的也非常不错,简洁不简陋,是比较适合像我一样的健忘症同志的。但是,1Password的使用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1Password的价格并不便宜,相对于自带的钥匙串,要多花几百大洋究竟值不值,有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次,1Password之前一直宣称密码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然而之前也爆出过安全漏洞。虽然有那么多让人纠结的点,1Password放在这里推荐也是有几个特殊的原因的。第一,名气和口碑。放眼望去,几乎在打架推荐密码管理软件的时候,1Password总是有一席之地,口碑和使用体验也很不错。其次,虽然有安全漏洞,但是几乎所有的密码管理软件,加密密码的方式都是类似的,在这次爆出安全漏洞后进行自查,1Password的安全性可能不减反增。最后,软件现在转变了销售策略,小伙伴们能够先下载使用,3个月(我应该没记错)的试用期过后再决定是否购买。P.S.我知道打了很多字了,但是还是说一下,钥匙串和1Password是可以在多平台同步的。当然,钥匙串只能在苹果的设备,通过Apple ID进行同步,而1Password则可以在win(额外付费),苹果设备间通过帐号进行同步。
6. Dr. Cleaner Pro
从开始用Mac 的第一天起,各种有关到底Mac用不用清理类软件的观点和讨论就如雨点般向我打来,而且最崩溃的是,两方都有理有据,还有数据支撑,有一种被亲爸妈一人一只手使劲拉的碎裂感,直到遇到了Pro,才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Pro确实拥有非常不错的内存清理功能,但是我更希望提及的是它对文件和软件的管理。对文件来说,Pro能帮助我们找到Mac内你不需要的文件,包括了重复文件,大文件,垃圾文件等等。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实用的。对于曾经的一个 糙男,如果不是磁盘爆炸,我是基本不会去清理下载的电影,图片之类的文件的,但是,通过Google,迅雷,wechat等等渠道下载的文件往往会被默认保存到不同的地方去(是的,那时候就那么懒。。),在清理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文件去了哪儿。又或者在准备论文和文档材料的时候,各个地方复制粘贴,做完一个论文才发现Mac里有了那么多一样内容的文件。有心大手一挥全部删除,但又担心忘记留备份,只能苦逼的一个一个文件打开查看。所以我发现Pro能够直接扫描重复文件,大文件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下载了。对软件的管理,是我一定要给十个赞的神奇功能。Mac内的App Store虽然软件齐全,但是有更多的软件是在App Store外部进行销售的,而这一类的软件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常规方式卸载不掉。也就是说,你不能够简简单单拖拽删除,或者看它不爽的时候长时间选中和它说再见。它们大多需要找到原本的文件包,通过内部的卸载软件进行卸载。而在拥有了Pro之后,你能够直接通过Pro,直观的查看到软件和相关文件的大小,并且彻彻底底的将软件从你的Mac 上卸载掉。至于本身携带的内存清理功能,反而体会不到太大的存在感——不是功能不好,而是Pro对内存的清理,基本上是自发的,不需要更多的操作。新Mac对这个功能不是特别看重,但像我这样的老爷机,确实在Pro 的帮助下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直观的感受是“office全家福”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Pro是一款付费软件,价格大概是在100以内,和一些同类软件相比价格也是比较实惠的了,而功能非常实用和可靠,在App Store 内的排名也非常高,算是推荐的主要原因了。
7. Movist
Mac上的QuickTime堪称神器,不仅能够进行音视频的播放,还能够用来录屏,录音等等。但是单丛播放这个角度上来看,感觉QuickTime有一些地方不是很人性化。比如,QuickTime没有视频列表,在播放完一个视频之后,你只能从新返回选择播放;部分格式的视频,无法打开或是崩溃。最让人不爽的是,想要快进的时候,通过方向键的向左或向右无法拉动进度,只能手动拉动进度条,真的很不舒服。Movist相比较来说,单单在视频播放的角度做的要出彩的多。除了解决以上几个强迫症不能忍问题外,Movist还有很多的高级设置,包括导入字幕,视轨声轨,通过触摸板上下滑调节音量等等,在观看体验上是很不错的。软件同样收费,价格在¥30左右。去年自己做了一个小的表格,看了一下现在主流的几款视频播放器的具体功能,并且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就放图说话吧。(PS:不是很喜欢爱奇艺,优酷等客户端带的播放器,有广告,而且经常会崩溃,尤其优酷)
8. 泼辣修图
修图已经不仅仅是小撮少女的专利了,现在从男到女,从老到少,修图已经成为了全民必备技能。PS虽说是修图神器,功能全面,但是平常图片不需要精修,花重金购买PS总觉得杀鸡用了牛刀,操作也比较复杂;美图秀秀虽然也不错,但是没有客户端,网页版本的使用有局限性,而且略烦。泼辣修图拥有如下几个优点,让我觉得不得不推荐给大家:第一,免费且功能全面。这里说的是精简版,但功能绝对不精简,滤镜,色调,暗角曲线,光效,质感还有N多高级功能,比肩很多收费软件。虽然看起来功能不算太多,但是日常的修图,已经完全够用了。第二,界面友好。很多修图软件,界面就不让我信任你——你想帮我把照片变得更美一点,可连你的界面都让我不自信。泼辣修图,全中文操作,界面简洁美观,享受美,能够从打开软件开始。第三,使用体验高。不仅每一个按钮都清晰明了容易使用,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有教程,这点超贴心有木有!每次使用新功能都会有教程!手残党和摸索不成党的绝对福利!
9. 幕布
幕布是一款专业的大纲记录软件。在你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你能够对事情进行大致的了解,之后对每一步和预期将要遇到的困难进行罗列和整理,从而达到在面对困难时有所准备,从容应对的效果。
推荐幕布有三个理由:简单的操作,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强大的扩展。幕布的操作和传统的软件完全不一样,大纲的写作方式完全和常见的文本编辑方式一致,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使用幕布。你完全不需要在鼠标和键盘间来回切换,为内容添加优先级和逻辑关系——是的,这些内容都可以使用键盘来完成。其次,对于这样开拓性的设计,很多人都会担心上手困难。在幕布,第一次打开软件的时候会有非常详细的教程说明,小白也能够轻松上手。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软件还能够快速导出思维导图,支持富文本和文件插入,支持文件和文件夹系统等等。幕布充分考虑了人「懒」的特性,简化了大纲的操作和反馈机制,让大家更愿意进行大纲的记录和写作,在事情开始前和结束后都能有很好的反馈,从而提升效率。10. ControlPlane
绝对的小众软件,功能虽小但很贴心。虽然Safari和Google Chrome在功能和性能上很难分出优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Safari的耗电量要相对更低,而Chrome的扩展则更多,功能也更加的丰富。在接通电源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Chrome,来享受更多的扩展和功能;而在断电情况下,Safari明显更受欢迎。但是手动的方式来调整浏览器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CP就是一款帮助大家完成浏览器切换自动化的软件。在下载安装软件之后,打开我们会看到内部有通用(General)、情境(Contexts)、迹象(Evidence Sources)、规则(Rules)、动作(Actions)、高级(Advanced)等等选项卡,在使用的时候,我们需要设定规则,在特定的迹象出现的时候,触发对应的规则;软件将根据电脑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情境,然后采用对应的动作。软件的功能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根据电源状况设置默认浏览器,你还能够根据蓝牙状态,外置存储,以至于IP地址,地理位置,光线强弱等等都可以作为情境出现的条件;可以执行的动作还有打开文件/应用、加载/推出设备和开关WIFI之类的。
**********补充软件*************
补充:安全防护问题本来说好了十款软件的,但是上周五开始爆发的bitcoin勒索事件,让我觉得必须要提一嘴Mac安全防护的事情。先说下整个事件,防止有小伙伴一头雾水。从上周五开始,全世界范围内陆续有Windows用户中电脑病毒,电脑内所有文件被加密,必须要给黑客进行bitcoin汇款才能够打开(虽然貌似汇了钱也没有用),平均一个bitcoin价格大概在$1690左右,而每次勒索1~3个bitcoin左右。此次中招的用户大多没有及时更新系统漏洞,尤以学校和医院为重。大批毕设论文写好的学生,论文被锁定无法打开,医院系统瘫痪引发众怒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这虽然是Windows下的事,而Mac的安全性能也更优秀,但Mac的使用安全远非高枕无忧:Mac的安全漏洞每年都会发现几个,而针对Mac电脑的相关病毒也有一些,只是因为Mac的使用占比仅在10%左右,所以目前还没有被针对攻击。日前,第二次病毒潮将汹涌而来,波及范围更广,病毒能力更强,即便波及不到Mac用户,我觉得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些关于Mac的安全防护的点。第一,不要在App Store外下软件,尤其是一些你听都没听说过的平台。App Store每一个上架软件,从上架申请开始就需要进行审核,对软件的内容,更新,功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也许它们各自都有槽点,但说有能够在Apple的严苛审核下还能蒙混过关的病毒,概率是真的不大。所以,只要不在App Store外随意下载软件,中毒概率其实就会小很多。第二,密码请具有多样性。很多人为了方便把密码设置为自己的生日,或是所有地方的密码一个样,老实说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密码和用户名在一些安全防护等级较差的网站,是会直接加密后放在网址里的,这些加密并不算复杂,而现在手机和QQ基本上能当作我们的“网络shen fen zheng ”来用了,你的用户名也就很难保密,如果连密码也一个样,那一旦破译了一个,就有危险全军覆没。使用随机数密码,通过软件或钥匙串记录,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账号安全。第三,三方软件帮助。电脑病毒分成很多种,简单可以认为有三种。第一种,类似于bitcoin事件,在你的电脑内限制你的访问和操作,达到勒索目的;第二种,破坏xing bing 毒,对你的文件进行破坏,或强行进行控制操作;第三种,不吵不闹乖乖呆在你的电脑,负责记录和收集你的数据发送给黑客。前两种症状很明显,但第三种有时候完全觉察不出来,用一些好的三方软件定期扫描是很有必要的。我自己现在用的是趋势安全大师,扫描免费,杀毒收费,不像很多软件那样,想扫描都要买软件,买下来一年杀不了一个病毒,白白浪费钱,病毒库实时更新,技术支持也很快速。经验之谈:不要用Windows 下你听的最多的三款软件,尤其是免费的,你真的会崩的。。。(其他的杀毒软件貌似都在Store外销售,只有这款进了App Store的排行榜,如果自己有常用的也没关系)总之,在这个Windows系统男默女泪打病毒的关键时期,希望麦友们看戏别忘自身,全都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Mac使用环境。
room修改raw档如何达到和相机场景模式下jpg直出相同的效果?
我们在后期修片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在相机显示屏里面 看到照片的色彩是一种风格,但导入lr里面之后 色彩瞬间就变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回原形”,其实也不是原型,只是lr不支持原厂内置的色彩配置。
我相信题主想要的答案就是:如何让照片的色彩保持相机原生色彩!
要么就不用lr咯,用原厂的软件嘛,基本上就能做到色彩相近,因为原厂软件可以套用机器的内置色彩配置,这样就不会因为使用lr而导致色彩区别太大了。
或者你直接导出,不经过第三方软件。
但也不能说一摸一样,因为你相机显示屏和大尺寸显示器肯定不一样啊!就算你什么都不动,仅仅是把照片放到不同的显示器上面去看,也会有区别的!
比如一张照片,你放到联想的显示器看 是一种色调,但你用苹果显示器来看 它又是另一种色调,更有些偏色严重的显示器 对色彩的影响简直丧心病狂!
所以你也不用在意那么多啦,也许你的图片扩散出去 大家看到的颜色都有区别。你就自己调一个舒服的颜色就好了,尽量选择一台色彩校正比较准确的显示器吧!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单反相机出图的RAW与JPG格式的具体区别在哪里?
手机及单反拍照的RAW与JPEG格式,一个是未压缩过的电子底片,一个是压缩后的图片。
1.raw格式raw的中文翻译意思就是“原生”,即原图的意思。严格地说,RAW格式的并非图片文件,而是存储图像原始数据的文档。
手机或单反相机拍摄时,导出的RAW就是图片原始文档,也叫数码底片。胶卷时代,我们去照相馆拍照的时候,一般都会向商家索要底片,有了底片,后期自己想冲洗几张就可以冲洗几张。可到了数码产品时代,很多人去馆拍了照片后,却不会刻意去商家索要电子底片。事实上,即使在数码时代,去照相馆拍照也不要忘了要RAW格式的数码底片!
那么,RAW格式的数码底片有什么用?RAW仅仅是未压缩的底片这么简单吗?
下图是我相机里的一张RAW文档信息,佳能D4拍摄的,相素为3000万,文件大小为58M。可见未压缩过的文档容量巨大。
这种格式的原始图像文件,可以进行复杂的处理而不影响画质。比如调节亮度、对比度、曲线、饱和度、色阶、白平衡等。下图是用佳能DPP软件(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打开RAW格式文档的界面图:
要是一张照片过曝或曝光严重不足,用JPEG格式重新调整,会产生大量噪点。而用DPP软件在RAW格式里调整,基本上不会影响画质。
比如下图是调整画面亮度到1.6倍时的图片,导出时画质基本没有任何影响。相机的宽容度越高,RAW格式可调整的范围越大。
白天拍照看不出什么区别,夜景拍摄时,特别是容易曝光不足的地方拍摄时,RAW格式的好处就会体现出来了。有些在JPEG格式上的废片,RAW就可挽救回来。
RAW格式的图像,还能进行很多高级处理,比如降噪处理、清晰度锐化、色相调节、进行二次对焦调整等。
像佳能5D4有全像素双核RAW优化功能,一些轻微跑焦的照片,可以在DPP里通过后期进行调整挽救。如下图,主体人物眼睛如果对焦失准,可以进行前后调节。一些重要场景的照片,拍照时一定要保留RAW格式,以便进行后期处理。
2.JPEG格式也有叫JPG格式的,本质上一样。用得最多的图像格式,就是我们的单反相机或手机拍照,一般拍出来的就是这种格式的图像文件,好处是容量不大,图像依然清晰,适于网络传播分享。
一张3千万像素的照片,RAW格式起码在50M以上,但JPEG格式一般也就在10M左右,压缩率再大点的话,还能压到10M以内。
JPEG格式事实上也分三种,分别是标准JPEG、渐进式JPEG和JPEG2000。
JPEG图像文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压缩,而且能够根据算法调整压缩率,以满足不同文件容量的要求。但压缩后输出的图像无法兼顾质量和大小,压缩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差。
RAW格式的图像,也可以导出成为JPEG格式图像,反之则不行。
JPEG图像在调节时,如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色阶等,会影响图像质量,严重的话可能使图像完全改变。比如在夜晚拍小姐姐时,如果曝光不足,但保存的只是JPEG格式,那么强行调整亮度会在照片上产生大量的噪点。
总结一下:如果仅仅用来网上欣赏分享拍照的,保存为JPEG格式就可以了。如果是重要场合拍照或夜景拍照,想后期作大量调整或处理的,建议保存为RAW格式的图片文档。
对了,去照相馆拍照,别忘了向老板要数码底片,就是RAW文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