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flow,什么属于过滤流?
过滤流:使用节点流作为输入或输出。过滤流是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输入流或输出流连接创建的
中文名
过滤流
外文名
Filtering flow
含义
从特定的地方读写的流类
形式
使用节点流作为输入或输出
节点流:从特定的地方读写的流类,例如:磁盘或一块内存区域。
。
FileInputStream和FileOutputStream,节点流,用于从文件中读取或往文件中写入字节流。如果在构造FileOutputStream时,文件已经存在,则覆盖这个文件。
BufferedInputStream和BufferedOutputStream,过滤流,需要使用已经存在的节点流来构造,提供带缓冲的读写,提高了读写的效率。
DataInputStream和DataOutputStream,过滤流,需要使用已经存在的节点流来构造,提供了读写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的功能。
PipedInputStream和PipedOutputStream,管道流,用于线程间的通信。一个线程的PipedInputStream对象从另一个线程的PipedOutputStream对象读取输入。要使管道流有用,必须同时构造管道输入流和管道输出流。
SA方法中用数据流图描写系统的什么?
DFD(数据流图)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SA方法中使用DFD描述系统的功能。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tensorflow有什么用?
TensorFlow 是一个大规模机器学习的开源框架,提供了多种深度神经网络的支持。
TensorFlow 是一个采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graphs),用于数值计算的开源软件库。最初由Google大脑小组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开发出来,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举个例子TensorFlow 可用于训练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所需的计算,使用该工具涉及的计算往往复杂而深奥。
什么工作会用到MATLAB编程?
MATLAB是一款主要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的软件。
Matlab优点:
1.高效的数值计算功能。目前其他编程语言以及其他类似的数学软件无可替代;
2.完备的计算结果和编程可视化功能。这一点其他软件,无可替代;
3.接近数学表达式的自然化m语言。非常易于学习和掌握;Matlab软件就是一个编程开发环境,自带的m语言简单易用,有编程开发经验的人应该是非常容易掌握的,支持面向对象编程。
4.功能丰富的应用工具箱与Help系统,目前Matlab的工具箱总数很多,覆盖了数学,统计,仿真,电子,生物信息学,金融,测试等等各个方面。
但是注意,matlab只是一个工具。它仿真你的构思。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构思。纯matlab是找不到任何工作的。必须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设计思想。所以要一方面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尽最大可能结合实际,另一方面灵活运用matlab实现自己的设计。
具体的功能示例:
可以做小游戏,可以进行精确的数学计算(高数,概率,线代方程,尤其擅长矩阵),三维建模画出立体图形,与C++,Python等混合编程,用simulink 3d animation 做3D 机械运动模型,较高级别的电路仿真,可以与精密仪器结合计算数据并绘制图像,可以做音乐,哈哈 甚至可以用来修图 等等多种功能。
自动化专业,硬件方向等离不开Matlab。
下面是它各领域的工具箱:(来自知乎的某位大牛,忘记具体出处了)
序号
工具箱
备注
数学、统计与优化
1
Symbolic Math Toolbox
符号数学工具箱
2
Partial Differential Euqation Toolbox
偏微分方程工具箱
3
Statistics Toolbox
统计学工具箱
4
Curve Fitting Toolbox
曲线拟合工具箱
5
Optimization Toolbox
优化工具箱
6
Global Optimization Toolbox
全局优化工具箱
7
Neural Network Toolbox
神经网络工具箱
8
Model-Based Calibration Toolbox
基于模型矫正工具箱
信号处理与通信
9
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信号处理工具箱
10
DSP System Toolbox
DSP[size=+0]系统工具箱
11
Communications System Toolbox
通信系统工具箱
12
Wavelet Toolbox
小波工具箱
13
Fixed-Point Toolbox
定点运算工具箱
14
RF Toolbox
射频工具箱
15
Phased Array System Toolbox
相控阵系统工具箱
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16
Control system Toolbox
控制系统工具箱
17
System Indentification Toolbox
系统辨识工具箱
18
Fuzzy Logic Toolbox
模糊逻辑工具箱
19
Robust Control Toolbox
鲁棒控制工具箱
20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oolbox
模型预测控制工具箱
21
Aerospace Toolbox
航空航天工具箱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22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
图像处理工具箱
23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olbox
计算机视觉工具箱
24
Image Acquisition Toolbox
图像采集工具箱
25
Mapping Toolbox
地图工具箱
测试与测量
26
Data Acquisition Toolbox
数据采集工具箱
27
Instrument Control Toolbox
仪表控制工具箱
28
Image Acquisition Toolbox
图像采集工具箱
29
OPC Toolbox
OPC[size=+0]开发工具
30
Vehicle Network Toolbox
车载网络工具箱
计算金融
31
Financial Toolbox
金融工具箱
32
Econometrics Toolbox
计算经济学工具箱
33
Datafeed Toolbox
数据输入工具箱
34
Fixed-Income Toolbox
固定收益工具箱
35
Financial Derivatives Toolbox
衍生金融工具箱
计算生物
33
Bioinformatics Toolbox
生物信息工具箱
34
SimBiology
生物学工具箱
并行计算
35
Parallel Computing Toolbox
并行计算工具箱
36
MATLAB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er
MATLAB[size=+0]分布式计算服务器
数据库访问与报告
37
Database Toolbox
数据库工具箱
38
MATLAB Report Generator
MATLAB[size=+0]报告生成
MATLAB[size=+0]代码生成
39
MATLAB Coder
MATLAB[size=+0]代码生成
40
Filter Design HDL Coder
[size=+0]滤波器设计HDL[size=+0]代码生成
MATLAB[size=+0]应用发布
41
MATLAB Compiler
MATLAB[size=+0]编译器 混合编程
42
MATLAB Builder NE
for Microsoft.Net Framework
43
MATLAB Builder JA
for Java Language
44
MATLAB Builder EX
for Microsoft Excel
45
Spreadsheet Link EX
for Microsoft Excel
Simulink模块
序号
工具箱
备注
信号处理与通信
1
DSP System Toolbox
DSP[size=+0]系统工具箱
2
Communications System Toolbox
通信系统工具箱
3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olbox
计算机视觉工具箱
4
SimRF
RF [size=+0]模块集功能
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5
Simulink Control Design
Simulink [size=+0]控制器设计
6
Simulink Design Optimization
Simulink [size=+0]设计优化
7
Aerospace Blockset
航空航天模块
物理建模
8
Simscape
物理模型仿真模块组
9
SimMechanics
机构动态仿真模块组
10
SimDriveline
传动系统系统仿真模块组
11
SimHydraulics
液压仿真模块组
12
SimRF
RF[size=+0]仿真模块组
13
SimElectronics
电子仿真模块组
14
SimPowerSystems
动力系统仿真模块组
基于事件的建模
15
Stateflow
16
SimEvents
快速原型和硬件再回路仿真
17
xPC Target
18
xPC Target Embedded Option
19
Real-Time Windows Target
仿真绘图与报告
20
Simulink 3D Animation
21
Gauges Blockset
22
Simulink Report Generator
验证、确认和测试
23
Simulink Verfication and Validation
24
Simulink Design Verifier
25
System Test
26
EDA Simulator Link
27
Simulink Code Inspector
定点建模
28
Simulink Fixed Point
代码生成
29
Simulink Coder
30
Embedded Coder
31
Simulink HDL Coder
32
Simulink PLC Coder
33
Do Qualification Kit
for DO-178
34
IEC Certification Kit
for ISO 26262 and IEC 61508
简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规划 2.需求分析 3.概念模型设计 4. 逻辑设计 5.物理设计 6.程序编制及调试 7.运行及维护。 这些阶段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各阶段间相互联接,而且常常需要回溯修正。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就是写出相应的文档。每个阶段都是在上一阶段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整个开发工程是有依据、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 1.规划 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作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在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要确定将建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与周边的关系,要对应用系统定位,其规模的大小、所处的地位、应起的作用均须作全面的分析和论证。 明确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划分数据库支持的范围。分析数据来源、数据采集的方式和范围,研究数据结构的特点,估算数据量的大小,确立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和业务的规范标准。 规划人力资源调配。对参与研制和以后维护系统运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提出要求,对最终用户、操作员的素质作出评估。 拟定设备配置方案。论证计算机、网络和其他设备在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处理能力,要有足够的内外存容量,系统的响应速度、网络传输和输入输出能力应满足应用需求并留有余量。要选择合适的os,dbms和其它软件。设备配置方案要在使用要求、系统性能、购置成本和维护代价各方面综合权衡。 对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的成本作出估算。预测系统效益的期望值。 拟定开发进度计划,还要对现行工作模式如何向新系统过渡作出具体安排。 规划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写出详尽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数据库应用系统规划书。内容应包括:系统的定位及其功能、数据资源及数据处理能力、人力资源调配、设备配置方案、开发成本估算、开发进度计划等。 可行性分析报告和数据库应用系统规划书经审定立项后,成为后续开发工作的总纲。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大致可分成三步来完成。 (1) 需求信息的收集, 需求信息的收集一般以机构设置和业务活动为主干线,从高层中层到低层逐步展开 (2) 需求信息的分析整理, 对收集到的信息要做分析整理工作。数据流图(dfd, data flow diagram)是业务流程及业务中数据联系的形式描述。图4.1是一个简单的dfd 示例。 数据字典(dd, data dictionary)详细描述系统中的全部数据。 数据字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数据项:是数据的原子单位。 · 数据组项:由若干数据项组成。 · 数据流:表示某一数据加工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 · 数据存储:是处理过程中要存取的数据。 · 数据加工过程 数据加工过程的描述包括:数据加工过程名、说明、输入、输出、加工处理工作摘要、加工处理频度、加工处理的数据量、响应时间要求等。 数据流图既是需求分析的工具,也是需求分析的成果之一。数据字典是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主要成果。 (3) 需求信息的评审. 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经过评审,确认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避免或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疏漏。聘请项目外的专家参与评审,可保证评审的质量和客观性。 评审可能导致开发过程回溯,甚至会反复多次。但是,一定要使全部的预期目标都达到才能让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暂告一个段落.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写出一份既切合实际又具有预见的需求说明书,并且附以一整套详尽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3.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他是纯粹反映信息需求的概念结构。 建模是在需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展开,常常要对数据进行抽象处理。常用的数据抽象方法是‘聚集’和‘概括’。 er方法是设计概念模型时常用的方法。用设计好的er图再附以相应的说明书可作为阶段成果 概念模型设计可分三步完成。 (1) 设计局部概念模型 ① 确定局部概念模型的范围 ② 定义实体 ③ 定义联系 ④ 确定属性 ⑤ 逐一画出所有的局部er图,并附以相应的说明文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2) 设计全局概念模型 建立全局er图的步骤如下: ① 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② 合并局部er图 ③ 消除不一致因素 ④ 优化全局er图 ⑤ 画出全局er图,并附以相应的说明文件。 (3) 概念模型的评审 概念模型的评审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用户评审。 第二部分是开发人员评审。 4.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把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计算机上dbms所支持的结构数据模型。 逻辑设计的输入要素包括:概念模式、用户需求、约束条件、选用的dbms的特性。 逻辑设计的输出信息包括:dbms可处理的模式和子模式、应用程序设计指南、物理设计指南。 (1) 设计模式与子模式 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可分四步完成。 ① 建立初始关系模式 ② 规范化处理 ③ 模式评价 ④ 修正模式 经过多次的模式评价和模式修正,确定最终的模式和子模式。 写出逻辑数据库结构说明书。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2) 编写应用程序设计指南 根据设计好的模式和应用需求,规划应用程序的架构,设计应用程序的草图,指定每个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取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梗概,提供程序上的逻辑接口。 编写出应用程序设计指南。 (3) 编写物理设计指南。 根据设计好的模式和应用需求,整理出物理设计阶段所需的一些重要数据和文档。例如,数据库的数据容量、各个关系(文件)的数据容量、应用处理频率、操作顺序、响应速度、各个应用的lra和tv、程序访问路径建议,等等。这些数据和要求将直接用于物理数据库的设计。 编写出物理设计指南。 5.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是对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配置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物理设计的输入要素包括:模式和子模式、物理设计指南、硬件特性、os和dbms的约束、运行要求等。 物理设计的输出信息主要是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其内容包括物理数据库结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位置分配及访问方法等。 物理设计的步骤如下: (1) 存储记录结构 设计综合分析数据存储要求和应用需求,设计存储记录格式。 (2) 存储空间分配 存储空间分配有两个原则: ①存取频度高的数据尽量安排在快速、随机设备上,存取频度低的数据则安排在速度较慢的设备上。 ②相互依赖性强的数据尽量存储在同一台设备上,且尽量安排在邻近的存储空间上。 从提高系统性能方面考虑,应将设计好的存储记录作为一个整体合理地分配物理存储区域。尽可能充分利用物理顺序特点,把不同类型的存储记录指派到不同的物理群中。 (3) 访问方法的设计 一个访问方法包括存储结构和检索机构两部分。存储结构限定了访问存储记录时可以使用的访问路径;检索机构定义了每个应用实际使用的访问路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4) 物理设计的性能评价 ① 查询响应时间 从查询开始到有结果显示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查询响应时间。查询响应时间可进一步细分为服务时间、等待时间和延迟时间。 在物理设计过程中,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性能评价包括时间、空间、效率、开销等各个方面。 ⊙ cpu服务时间和i/o服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应用程序设计。 ⊙ cpu队列等待时间和i/o队列等待时间的长短受计算机系统作业的影响。 ⊙ 设计者可以有限度地控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通信延迟时间。 ② 存储空间 存储空间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包括运行的应用程序、dbms子程序、os子程序等。数据包括用户工作区、dbms工作区、os工作区、索引缓冲区、数据缓冲区等。 存储空间分为主存空间和辅存空间。设计者只能有限度地控制主存空间,例如可指定缓冲区的分配等。但设计者能够有效地控制辅存空间。 ③ 开销与效率 设计中还要考虑以下各种开销,开销增大,系统效率将下降。 ⊙ 事务开销指从事务开始到事务结束所耗用的时间。更新事务要修改索引、重写物理块、进行写校验等操作,增加了额外的开销。更新频度应列为设计的考虑因素。 ⊙ 报告生成开销指从数据输入到有结果输出这段时间。报告生成占用cpu及i/o的服务时间较长。设计中要进行筛选,除去不必要的报告生成。 ⊙ 对数据库的重组也是一项大的开销。设计中应考虑数据量和处理频度这两个因数,做到避免或尽量减少重组数据库。 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评价、修改这个过程可能要反复多次,最终得到较为完善的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 建立数据库时,dba依据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使用dbms提供的工具可以进行数据库配置。 在数据库运行时,dba监察数据库的各项性能,根据依据物理数据库结构说明书的准则,及时进行修正和优化操作,保证数据库系统能够保持高效率地运行。 6.程序编制及调试 在逻辑数据库结构确定以后,应用程序设计的编制就可以和物理设计并行地展开 程序模块代码通常先在模拟的环境下通过初步调试,然后再进行联合调试。联合调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软件工程,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 (1) 建立数据库结构 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ddl)编写出数据库的源模式,经编译得到目标模式,执行目标模式即可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结构。 (2) 调试运行 数据库结构建立后,装入试验数据,使数据库进入调试运行阶段。运行应用程序,测试 (3) 装入实际的初始数据 在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之前,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制定数据库重新组织的可行方案。 (2) 制定故障恢复规范 (3) 制定系统的安全规范 7.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后,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1) 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按照制定的安全规范和故障恢复规范,在系统的安全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授权和更改密码。及时发现系统运行时出现的错误,迅速修改,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把数据库的备份和转储作为日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故障,立即使用数据库的最新备份予以恢复。 (2) 监察系统的性能。 运用dbms提供的性能监察与分析工具,不断地监控着系统的运行情况。当数据库的存储空间或响应时间等性能下降时,立即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例如,可通修改某些参数、整理碎片、调整存储结构或重新组织数据库等方法,使数据库系统保持高效率地正常运作。 (3) 扩充系统的功能 在维持原有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采纳用户的合理意见,对原有系统进行扩充,增加新的功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