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电阻,电源模块输入电阻一般多少?
电源模块输入电阻一般47欧。

电磁炉电源输入端电阻值一般是几十欧到100欧,防止电源侧过流或过压导致电路板损坏。
为什么输入电阻越大越小?
这个越大或者越小越好都是一个理想状态。
因为我们知道电路回路里,电流=电压/电阻,那么在电阻一定、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肯定要是一定的。如果你的输出电压一定的话,回路里关乎回路整体电阻的就只有输出设备的输出电阻与下游设备的输入电阻。
站在输出设备的角度讲,它的输出电阻越大,回路整体电阻受下游设备电阻影响的程度就越小,输出电流就越稳定。
站在下游设备的角度讲,它的电阻越小,回路的整体电阻就越小,从上游设备获得的功率就越多
开关电源为什么在输入端并联电阻?
开关电源在输入端是串联一只电阻,该电阻起到保险的作用。这种在输入端串联一只电阻的开关电源,通常都是一些功率不大的小型开关电源,它的输出电流大多小于1A,这个电阻与保险丝的作用相同。而大功率的开关电源就没有这一个电阻,而是使用保险丝。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大小主要是考虑与信号源的匹配:
1、若要从信号源取得尽可能大的功率,就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等于信号源的内阻(这一道理在中学物理中已讲过,在大学电路中有证明);
2、若要从信号源取得尽可能大的电压,就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比信号源内阻大得多。从以上两种情况看,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比信号源内阻小都是不好的,所以在书上就有很多提高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方法。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设计负反馈的时候,并联负反馈要求信号源内阻比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反馈效果强些,而串联负反馈要求信号源内阻比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小,反馈效果强些。我对电路输入电阻的理解就是以上这些。关于电路的输出电阻:输出电阻主要是考虑与负载电阻的匹配。若要有最大输出功率,要求输出电阻等于负载电阻;若要有最大输出电压,输出电阻尽可能小。所以在说输出级时,有“带负载能力强”,就是输出电阻小。另外,对于多级放大器,前级的输出电阻对后级来说就相当于信号源内阻,也影响负反馈。
开关电源输入端电阻多大?
1、加装输入串联电阻的必要 如果没有限流电阻,AC220V经整流桥直接对输入电容充电,如果赶上交流峰值时刻上电,而此时电容两端电压为0V,此时电网上310V电压处于短路状态,短路电流大小取决于电网的内阻Rs,以1欧计将有300A的瞬间上电电流,虽然时间很不长,但会减短输入电容和整流桥的寿命,还可能对临近设备产生干扰. 所以认为加装这个串联限流电阻,很有必要. 2、查阅有关参考电路 该电阻在4.7欧到20欧,有使用NTC(负温度系数电阻),也有用普通电阻,当然也有不加的. 3、非上电工况的考虑 以12W输入功率计算,输入交流电流为12w/220V=0.055A 上电以后稳态情况下: 5欧电阻上的压降为0.055·5=0.27V,耗散功率为0.055^2·5=0.015W 20欧电阻上的压降为0.055·20=1.1V,耗散功率为0.055^2·20=0.06W 如此看来:上电以后的串联压降和功耗都不大,所以该串联电阻的选用应该重点考虑上电瞬间的工况. 4、关于串联电阻的耐压 查手册,0.5W以上的电阻,工作电压都超过350V 按此参数选用1~2W电阻该是没有问题. 5、关于串联电阻的最大电流 当输入电容初始电压为0V时,加到限流电阻上的可能的最大电压为220·1.4=310V; 通过5欧电阻的最大电流为62A; 通过20欧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5A; 电流产生热量,感觉,电阻能否通过足够大的电流,还是与它能承受的脉冲功率有关. 6、关于脉冲功率 查了一本电阻手册(可能老了点),对于碳膜金属膜电阻,最大脉冲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500~1000倍. 对于5欧电阻,额定功率应该达到62^2·5/1000=19W 对于20欧电阻,额定功率应该达到15.5^2·20/1000=4.8W 若按500倍计算,分别应达到38W、10W ——这也太大了!!!是不是我的手册太老了,现在关于电阻瞬间脉冲功率的指标是怎么样的?从哪里能查到?还请各位不吝赐教啊! 7、关于用NTC(负温度系数电阻) NTC电阻随着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如果用它做这个限流电阻,需要靠它自己本身的功耗加温.上电瞬间它是常温阻值,整个大电流上电的时间不长(20欧电阻;充电按三角波估算,约2mS),估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NTC阻值不会有多大变化,即使变化也是升温减小阻值. 而在上电以后正常工作时,即使100欧的阻值功耗才不足0.3W(12W电源输入功率),这么小的功率估计不会使NTC温升多少,阻值也不会减小太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