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怎么算,三个事件和的概率公式如何理解?
ABC三个事件,证明P(AUBUC)。令D=AUB,P(AUBUC)=P(DUC)=P(D)+P(C)-P(DC)-------------(1)P(D)=P(A)+P(B)-P(AB)
---------------------------------(2)P(DC)=P(ACUBC)=P(AC)+P(BC)-P(ABC)-------------------(3)(2)和(3)代入(1)即可。扩展资料设A、B是互不相容事件(AB=φ),则:P(A∪B)=P(A)+P(B)推论1:设A1、A2、…、An互不相容,则:P(A1+A2+...+An)=P(A1)+P(A2)+…+P(An)推论2:设A1、A2、…、An构成完备事件组,则:P(A1+A2+...+An)=1推论3:若B包含A,则P(B-A)=P(B)-P(A)推论4(广义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有P(A∪B)=P(A)+P(B)-P(AB)条件概率计算公式:当P(A)>0,P(B|A)=P(AB)/P(A)当P(B)>0,P(A|B)=P(AB)/P(B)乘法公式P(AB)=P(A)×P(B|A)=P(B)×P(A|B)推广:P(ABC)=P(A)P(B|A)P(C|AB)
合格率怎么计算?
首先,理论上6σ质量水平指的是从-6σ到+6σ均在规范下限到规范上限范围内。
在无偏移的情况下,6σ对应的过程出现缺陷的概率2[1-Φ(6)]。
查表计算,合格率P=2Φ(6)-1=0.9999999980。
但是实际上,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完全重合的可能性很小,由于过程在长期运行中总会受到来自5M1E的影响,过程输出的分布中心偏离目标值。
根据经验,过程长期运行过程中其分布的中心常常会向左向右移动1.5σ。
所以合格率P=Φ(4.5)+Φ(7.5)-1。
由于Φ(7.5)接近于1,所以P=Φ(4.5)=0.99999660。
PPM=3.4,得出一百万个产品里面有3.4个不合格品。
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是 P(A)=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总数m=n/m. 样本空间满足两个条件:
1)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总数是有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等可能的,即为1/m.
天气预报概率怎么算?
所谓降水概率是指: "在某一区域内,某一时间段中,降雨或降雪达到1毫米以上的概率",所以这个数字,并非表示下雨的时间长短或强弱。如果以6小时为单位,将1天划分为4个区间的话,那么在这个6小时的区间内,某一地区降下1毫米以上的雨水,这一现象就被定义为降雨。
那么,降水概率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地区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大气状况。然后将所得数据,与过去60年的数据进行比对,从中挑选出,所有与测定的大气状况最接近的气象日,计算这些日子 ,降水超过1毫米的比例为多少。将计算所得的数字四舍五入后,就得到了降雨概率。
信息量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公式是I=log2(1/p),其中p是概率,log2指以二为底的对数。但对信息量作深入而系统研究,还是从1948年C.E.香农的奠基性工作开始的。在信息论中,认为信源输出的消息是随机的。
信息量与信息熵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在收到符号之前是不能肯定信源到底发送什么符号,通信的目的就是使接收者在收到符号后,解除对信源存在的疑义(不确定度),使不确定度变为零。这说明接收者从发送者的信源中获得的信息量是一个相对的量(H(U)-0)。而信息熵是描述信源本身统计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信源产生符号的平均不确定度,不管有无接收者,它总是客观存在的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