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差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点差就是在求解圆锥曲线并且题目中交代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被截的线段中点坐标的时候,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并把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利用中点求出直线方程。 利用点差法可以减少很多的计算,所以在解有关的问题时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什么是点差法求斜率?
点差法 点差就是在求解圆锥曲线并且题目中交代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被截的线段中点坐标的时候,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并把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利用中点求出直线方程。 利用点差法可以减少很多的计算,所以在解有关的问题时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点差法:适应的常见问题: 弦的斜率与弦的中点问题; ①注意:点差法的不等价性;(考虑⊿>0) ②“点差法”常见题型有:求中点弦方程、求(过定点、平行弦)弦中点轨迹、垂直平分线问题。 在解答平面解析几何中的某些问题时,如果能适时运用点差法,可以达到“设而不求”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解题的运算量,优化解题过程. 这类问题通常与直线斜率和弦的中点有关或借助曲线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出其他变量的范围。 与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法求解. 若设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的端点)坐标(x1,y1),(x2,y2),将这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得到一个与弦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点差法". 求直线方程或求点的轨迹方程 例1 抛物线X^2=3y上的两点A、B的横坐标恰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常数p、q∈R)的两个实根,求直线AB的方程. 解:设A(x1,y1)、B(x2,y2),则x1^2=3y1 ①;x1^2 +px1+q=0 ②; 由①、②两式相减,整理得px1+3y1+q=0 ③; 同理 px2 +3y2+q=0 ④. ∵③、④分别表示经过点A(x1,y1)、B(x2,y2)的直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px+3y+q=0,即为所求的直线AB的方程. 例2 过椭圆x^2+4y^2=16内一点P(1,1)作一直线l,使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线段恰好被点P平分,求直线l的方程. 解:设弦的两端点为P1(x1,y1)、P2(x2,y2),则x1^2+4y1^2=16,x2^2+4y2^2=16, 两式相减,得(x1﹣x2)(x1+x2)+4(y1﹣y2)(y1+y2)=0,因为x1+x2=2,y1+y2=2,(解释:因为P是直线L的中点)∴等式两边同除(x1﹣x2),有2+8k=0∴k=﹣0.25.故直线l的方程为y﹣1=﹣0.25(x﹣1),即4y + x﹣5=0 求圆锥曲线方程用点差法,特别在圆锥和双曲线居多
高中数学点差法教学?
点差法最终本质是用中点坐标来表示弦的斜率。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都可以用差差法来解决。
举个简单例子抛物线y^2=4X。求以点(2,1)为弦中点的直线方程。
设弦两端点坐标为A(X1,y1)及B(X2,y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1^2=4X1,y2^2=4X2两式相减并因式分解得(y1一y2)(y1十y2)=4(X1一X2)。斜率K=(y1一y2)/(X1一X2)=4/(y1十y2)=2。再用点斜式写方程y-1=2(X-2)。所以y=2X-3
点差法的核心是什么?
点差法是解决椭圆与直线的关系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点差就是在求解 圆锥曲线并且题目中交代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被截的线段中点坐标的时候,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并把 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求出 直线的斜率,然后利用中点求出 直线方程。
利用点差法可以减少很多的计算,所以在解有关的问题时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抛物线的点差法公式是什么?
抛物线点差法公式是(y-y0)/(x-x0)=(y1-y2)/(x1-x2)。
点差就是在求解圆锥曲线并且题目中交代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被截的线段中点坐标的时候,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并把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利用中点求出直线方程。若直线l与圆锥曲线C有两个交点A,B,一般地,首先设出A(x₁,y₁),B(x₂,y₂),代入曲线方程,通过做差,构造出x₁+x₂,y₁+y₂,x₁-x₂,y₁-y₂,从而建立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