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斯托,北斗七星哪个星座最好?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常年可见。
这个星座拥有全天最显著的星象,即北斗七星。许多古代文明都认为这个星座的星象是一只熊,但古代中国认为是一个斗,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远古时代没有日历,人们就用这种办法估测四季。当然,由于地球的自转,必须是晚上八点多才能看到这一现象。
这个星座所属的天区里有7个梅西耶天体,还有许多双星和变星。在希腊神话中,宙斯为了使美丽的仙女卡利斯托逃脱天后赫拉的忌妒,把她变成了一只熊。但赫拉仍然穷追不舍,命令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射杀这只熊,宙斯不得已把大熊提升为天上的星座。
但有些西方神话历史还很膜拜他?
导语
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罗马神话以其迥异于中国古典神话的独特文学风格和人物塑造,获得了许多中国读者的喜爱。希腊神话中的神大多具有“人性”,显现出西方人文主义色彩。
然而,这种文艺风格塑造的神明形象因为不同于东方文化审美,常常受到质疑。这其中受到最多争议的大概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最高神宙斯。
围绕他的形象,人们不禁发问:为何他风流倜傥,爱好美色,乃至到了私生子成群的地步?为何他作为最高神,常常赤身裸体?为何他篡夺父亲神位,有时暴虐专制,对违反自己命令的人采取极其残忍的惩罚手段……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为什么宙斯作为西方神话中的主神,形象却如此“不正经”?
宙斯的“不正经”之一:贪恋美色提到宙斯的“不正经”之处,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他风流成性,猎艳无数这一点。在神话中,除了正妻赫拉,他还有其他六位嫔妃,以及无数与他一夜风流过的女神与人间女子。
并且,其中还有很多是他的姐妹,如他的妻子赫拉就是他的表妹。在有些版本里,宙斯甚至染指过几位面容俊美的少年。因此,他自然拥有了数量可观的私生子,他们和宙斯之间的悲喜剧故事同样在神话中占据了可观的篇幅。
那么,为何希腊神话会将风流成性,贪恋美色这一“不正经”的属性附加在他身上呢?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原因。
古希腊人藉由这种方式寄托自己的生殖崇拜。他们认为,追求美丽的女性与对性的开放态度,体现的是男性旺盛的生命力与良好的生殖能力。而宙斯作为西方神话的主神,在西方价值观中既象征着地位最高的男性,又是全体希腊男性愿望的缩影。他俊美的身材,众多的恋人以及无数的私生子,折射的是人最本真的男性欲望,以及部族人丁兴盛、青壮年生产力众多的朴素愿望,体现了一种神性的“人性”,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显然与我国“克己复礼”的思想不同。
当然,这也体现出西方古典思想中将女性定义为“附属品”的观念,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
宙斯的“不正经”之二:赤身裸体在我国的神话作品中,神明总是身着华美的绫罗服饰,衣袂飘飘;而作为最高神,宙斯在神话作品以及宗教画中的形象并不是身着礼服,正襟危坐,而是赤身裸体,摆出优美的姿势毫不避讳地展现自己健美的身躯。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实际上也是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点。
东方审美与情感表达都倾向于“含蓄”,过于开放的艺术表达往往被视为不合道德礼教,因此不为正统的贵族审美所接受,正如孔子所说“非礼勿视”。
而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自由”“以人为本”的思想兴盛,人们更喜爱表现人体自然裸露的皮肤与曲线,认为它返朴归真,具有人最本真的力量与美感。而宙斯作为最高神,是权力与力量的象征,扮演了“偶像”的角色,他的肉体自然被描绘得更加孔武有力。
宙斯的“不正经”之三:篡位在神话中,宙斯的父亲克罗罗斯本是创造宇宙的众神之一。他因为听到自己将被亲生儿子所杀的预言而十分惊恐,妻子每生下一个孩子,就被他吃掉 ,直到妻子生下宙斯。他的妻子瑞亚不忍宙斯被丈夫吃下,因此用石头蒙骗了克罗罗斯。宙斯被偷偷养大,成年后联合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推翻了父亲,篡夺了他的主神之位。
西方文化十分崇尚英雄主义,特别是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喜欢看英雄经过磨练,不断变强,最后打败邪恶一方的传统英雄故事。宙斯的童年经历坎坷因而痛恨父亲,所以在他成年之后选择惩罚他,并夺取他的地位,也是西方文化中“弑父”情结的体现。
宙斯的“不正经”之四:残暴专制作为统治者的宙斯,有时仁慈贤明,有时却残暴专制。他平等地对待人类,但是要求人类对他必须绝对地服从。当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被他发现时,他大发雷霆,严厉地惩罚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与神明。这样的形象在东方文化里,显然不能够成为一个“主神”。那么,为什么赋予宙斯这样的性格特征呢?
另一方面,他统治时显露的残暴,既是与人性“自私”“固执”等品质的对应,也是对当时奴隶制度下统治者思想的折射。奴隶主在奴隶制社会里,拥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意处置奴隶。因此,奴隶要想活命,就必须毕恭毕敬地服从奴隶主的命令。因此,对宙斯的塑造也是一种对平民的威慑。
结语宙斯的形象与他的性格,实际上都体现了人性,也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这种“不正经”的感觉,正是我们将他与东方文化中完美、高道德而慈悲的神明相比较而得出的结果。神话中的众神塑造,反映出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愿望。分析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既是理解神话故事的重要环节,也是回归历史,解读当时人民思想观念的一把钥匙。
C开头的男生英文名?
Caesar,凯撒,皇帝;毛茸茸的。 Carey,凯里,住在古堡里的人。 Carl,卡尔,伟大的人;男子汉。
Carr,凯尔,住在沼泽的人。
Cash,凯希,爱慕虚荣者,现金。 Cecil,塞西尔,视力朦胧的。
Cedric,赛得里克,战争统帅;慷慨的。 Chad,查德,有经验的战士。 Channing,强尼,牧师。
Chapman,契布曼,商人;小贩。 Charles,查理斯,强壮的,男性的,高贵心灵,强健的。
Chasel,夏佐,猎人。
Christ,克莱斯特,基督。
Christian,克里斯汀,基督的追随者,信徒。
Clare,克雷尔,头脑清楚的。 Clarence,克拉伦斯,头脑清楚的;聪明的;著名的。
Clark,克拉克,一位学者。
奎托斯的母亲叫什么?
卡利斯托。
因为卡利斯托说出了奎托斯身世的秘密,宙斯降下的诅咒让她变作怪物,奎托斯被迫杀死失去理性的母亲。卡利斯托这个名字是侍奉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宁芙仙女之一,这位宁芙就是大熊座的来源。游戏制作组关于与奎托斯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位女性的命名其实都在希腊神话中有迹可循。
旅行者一号有什么重大意义?
1977 年 8 月 20 日,旅行者 2 号发射升空,由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文探索之旅。两周之后,姊妹航天器旅行者 1 号也发射升空,其旨在携手揭开太阳系内阴暗角落的神秘面纱。40 年之后,两位探索先锋仍在埋头奔向此前从未有探测器抵达过的远方,且一路持续地向地球发回数据。旅行者号的梦想,始于 1960 年代早期,当时航空工程师 Gary Flandro 发现 70 年代末会迎来一次罕见的行星完美排列(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每 175 年就会遇到一次)。
旅行者号的想象图(via NASA)
这意味着一艘航天器可以借助行星之间的“引力弹弓”效应,迅速拜访到太阳系最外面的行星。该项目最初被称作“行星壮游”(Planetary Grand Tour),然而因为成本高达 10 亿美元,NASA 在 1971 年正式取消了该项目。
旅行者号的航线图
次年,尼克松总统再次点燃了该项目,但也告诫称 —— 预算只够两颗航天器拜访两颗行星,即木星和土星。然而才智过人且充满雄心壮志的 NASA 工程师们在开发探测器的同时,还秘密留了一手,以期航天器能够进一步展开探索。
上图:1977 年 8 月 20 日,泰坦-半人马座-7号火箭带着旅行者号升空(NASA)
设计团队不满足于抵达木星和土星,而是下决心让探测器一路跑到太阳系外。随着项目的进行,传奇宇航员卡尔·萨根等人制作了旅行者 1、2 号上携带的“黄金唱盘”,其构想是成为一枚传递地球文明问候的“宇宙漂流瓶”。
上图:工程师正在对旅行者号进行测试(1976,NASA / JPL CALTECH)
每张“黄金唱盘”记录了代表地球各种音乐文化的 27 首歌,其中巴赫的表现最好(所以有三首);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精选,比如秘鲁排箫和纳瓦霍人的高喊。不过最让选委会头痛的,就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作了。
上图:发射前被密封的旅行者 2 号(1977,NASA / JPL CALTECH)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爵士乐、以及布林德·威利·约翰逊的蓝调,都属于相对没有争议的选择,但查克·贝里的《Johnny B. Goode》却引发了一些争议。不过在犹豫了一阵之后,卡尔·萨根还是力排众议地通过了这一选项。
旅行者 2 号在 725 万英里(116.6 万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由三张照片组合而成。[NASA]
遗憾的是,尽管披头士的《Here Comes the Sun》已经登榜很长时间、乐队本身也支持这个想法,但版权方百代唱片(EMI)却拒绝了这个奇怪的许可。
旅行者 1 号在 1979 年拍摄的木星图像照片 1(via NASA 戈达德宇宙飞行中心)
旅行者 1 号拍摄的洛基领羽,由多张马赛克小照片组合而成。
旅行者 1 号在 1979 年拍摄的木星卫星照片(via NASA)
至于“旅行者”(Voyager)的项目名称,其实是在 1977 年发射前几个月敲定的。而在这之前,团队一直用着冗长的“木-土水手”(Mariner Jupiter-Saturn)的任务名称。
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伽倪墨得斯 / Ganymede,神话中为众神酌酒的美少年),摄于 1979 年 3 月上旬。[ via NASA ]
土卫五(瑞亚 / Rhea,意为众神之母),看起来与地球的卫星(月球)很像。
木卫一(艾奥 / Io,希腊神话中宙斯的情人)掠过的视角。
旅行者 2 号拍下的被冰封的木卫二(欧罗巴 / Europa,希腊神话中的美丽的腓尼基公主)。
木卫四(卡利斯托 / Callisto,希腊神话中宙斯心爱的女神,被赫拉所憎恨并被她变为一只熊),木星最亮的四颗卫星之一,是距木星第六远的卫星。
在美国宇航局(NASA)组织发起了一次公众投票之后,最终选中了“旅行者号”(Voyager)这个名字。之后,两颗旅行者号探测器分别于 1977 年 8 / 9 月份发射升空(PS:2 号先于 1 号)。
1981 年中,旅行者 2 号抵达土星。(via NASA)
旅行者 1 号在 1980 年末拜访了土卫一(弥玛斯 / Mimas,腊神话中的盖亚之子)。
旅行者 2 号与土卫二(恩克拉多斯 / Enceladus,希腊神话中的巨人)会面。
旅行者 1 号拍下的土卫四(狄俄涅 / Dions)
还是土卫四
旅行者 1 号在 4 天抵近行程中,于 530 万里外拍摄的土星(环)。
旅行者 2 号在 1981 年 8 月拍摄的土星环(蓝、绿、红)
旅行者 2 号在 450 万公里外拍摄的土卫六(Titan / 泰坦)
土星北极附近区域特写,旅行者 2 号在 8 月 25 日拍摄,距离 63.3 万公里。
天王星的第五颗卫星(米兰达 / Miranda),旅行者 2 号在 1986 年拍摄。
旅行者 2 号在 1986 年新发现了 10 颗天王星的卫星
天王星南极的同心云示意图(旅行者 1 号拍摄)
旅行者 2 号发现了天王星的两个未知圆环
旅行者 2 号告别天王星,飞往海王星时拍摄的照片。
科学家团队集体照,旅行者 2 号于 1989 年抵达海王星。(via NASA / JPL CALTECH)
海王星最经典的一张照片(旅行者 2 号在 1989 年拍摄)
计算机合成的蒙太奇图像(由旅行者 1、2 号拍摄的两张照片合成),前景为海卫一(特里同 / Triton,神话中人身鱼尾的海神)。
1989 年拍摄的海卫一
旅行者 2 号拍下的海王星‘云丝’。
天卫二(Umbriel / 乌姆柏里厄尔)
海王星(旅行者 2 号在 1989 年拍下)
海王星南半球特写
旅行者 1 号于 1996 年告别海王星时拍摄的照片
旅行者 1 号拍摄的 6 张太阳系组合照(距离地球 40 多亿英里,黄道上大约 32°),从左到右、由上到下分别是 —— 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旅行者 1 号拍摄的这张照片中,地球只剩一个黯淡的蓝点。
地球射电望远镜阵列在 2013 年拍摄的旅行者 1 号照片(距离 115 亿英里 / 185 亿公里)。
时间转眼到了 2017 年,在太阳系漫游了 40 年的旅行者 1 号,已经到了哪里呢?(上方为太阳系全息图:其中指出了四个系外天体的位置,旅行者 1 号是跑得最快最远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