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想呼吸那荒野不再雾霾的空气,却不料收获了满野的清新;

原本只想欣赏那深山苍茫的峰峦,却不料偶遇到雪天里的童话。
原本只想际会淄川连绵的群山,却不料发现了中国最大的天然笔架......
荒野的精灵,大山的铁粉
每一次户外,都有出奇不意的获得,新朋友,老朋友,相逢在无拘无束的荒野,共同为意想不到的美景陶醉、雀跃。跟着山东锦绣山河户外,完成淄博淄博川区西石村——海上房(已经废弃的明清古村落遗存)——搁笔架寨——上端士村(明清古村落)穿越,让人有机会经历这翻身越岭的筋骨之劳顿后,探秘高山古村落,抚摸到2019年齐鲁大地的这第一场雪,并探秘了中国最大的天然笔架-淄博搁笔架。原野之苍茫博大,雪野之纯洁迷离,同行队友之童真可爱,都成为这个周末,我,所收获的最宝贵财富。
上个周日,我们50余人乘大巴从济南出发,行程近150余公里,挣脱都市雾霾的压迫,一路翻山越岭,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淄博淄川区太河镇的西石村。这个被群山环抱、平均海拔267米的小村庄是我们此行徒步的起点。西石村地处太河镇东南部山区,每到春天,这儿百花盛开,鸟语花香,分外妖饶,夏季则绿树成荫,溪流潺潺,原生态美景和村里开发的漂流、火车旅行等游乐项目吸引来很多都市观光客。冬季是淡季,景区正在整修中,曾经的北方水乡失去了秀色。
童话世界的主角
我们沿着乡间公路前行,因为大家的户外服装都十分艳丽,再加上队伍庞大,引发许多村民的好奇心,驻足观看的不少。前行1公里余许,右拐进入上山的小路。经过一大片山楂树林后,开始拔高,进入荆坷丛生的乱石坡。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的草木上开始出现稀稀拉拉的积雪。继续向上攀登,积雪的面积越来越大,草丛上、树枝几乎全是积雪,凝望对面的层层山峦,唯有银装素裹才能形容。白雪在朝阳下闪烁着银光。
冬日里的童话世界淄博海上房、搁笔架
终于到达海拔508米处的海上房村。这是一个近乎废弃的小村落。村口有棵柏树,柏树下立有石碑,上面铭刻着海上房村史。海上房村是淄博市境内海拔最高的村子。村中的老房子都是石头垒成的,很多房屋顶部已经坍塌,显然主人们早已不居住于此了。从碑记可以看到,海上房始建于清朝中期,目前归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管辖,共有三个自然村。海上房的得名与一个传说有关:话说远古时代,村子所在地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房则是汪洋中的孤岛。岁月变迁,水退孤岛留,沧海变桑田,随着陆地的不断隆起,原本以渔猎为生的海上房村逐渐演变成高山上的农耕部落。村子周围道道梯田诉说着村民曾经的奋斗史。村人筑梯田种粮疏,打水井水窖解决用水问题,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里远离都市文明,没有受到战乱影响,倒也富足。曾经从村庄考出去的大学生中有些已经成为学者。截止目前,海上房村还没有通上柏油路,倒是有一条开挖好的毛坯路通到了这里。这个偏僻、闭塞的小村落有位活雷锋。每逢户外队友们路过此地,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姐都会热情招呼大家歇息一会,并免费给大家提供热水。天寒地冻日,原以为她不会出现,没想到,一听到队伍路过的声音,大姐居然又出现了,照例把灌满水的暖水瓶放在柏树下的平台上,招呼大家饮用。
海上房村的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林,千树万树梨花开(海璇摄影)
海上房三个小自然村三足鼎立于搁笔寨下。一村居于搁笔寨人字形山脉的左端,一村居于中间,另一村居于右端。受水源限制、土地瘠薄、交通不便的制约,这儿的人们在政府新农村建设工程扶持下,也基本都搬到山下了。左端的村子有庙,中间的自然村墙壁上还有文革时期的红五星,十分醒目。右端的村子的石屋顶基本都塌了,残垣断壁的荒村被人们喻为山东的封门村。沿途经过一留守人家,留守大姐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喝水,因为赶路,只能谢谢大姐的好意了。村路被积雪覆盖,踩上去吱呀作响,很有生趣。大家一路嬉弄着,很快就到了第二个自然村。白雪皑皑的峰峦壁立于侧,激起了大伙征服的欲望。大家从村子中间的一条登山野道向搁笔寨进发。受山体滑坡影响,小路损毁严重,泥泞难行。艰难攀登到梯田边的田埂小路。沿途的软枣熟了,经霜后生涩味淡了许多,摘几个尝尝,甜丝丝的。路在田埂尽头,拐了一个弯,拐角处有一古柏,柏下有一小庙,很有历史的样子。从小庙前的小路左转,走山梁,向搁笔寨攀登。
千山万水里的千山,最真实的画面,像魔戒里的大片
海拔近八百余米的搁笔寨是峨庄乡和太河乡交界处最高的山,山峰峻秀,山势陡峭,树木繁茂。远观一座座山峰,像一座座壁立的大型笔架,错落有致,纵模排列于此。沿着陡峭的山脊一路向上攀升,时儿陡崖,时儿丛林,两侧是万丈深渊,考验人的胆量与细心。尤其是右侧,一道道匍匐而拱的山川有形有款,很有态度。被积雪覆盖的山峦像梦幻的城堡。沿山脊穿行,如临深渊,有点提心吊胆,有点小小刺激。终于到得山顶,但见参差嵯峨的山峦一座接一座,模看像刀峰,峰与峰之间有一巨大的极规则的豁口,仿佛是放置毛笔的架子,因此得名搁笔架,周围群山包围着搁笔架,因此也将此处的群山称为搁笔寨。其实,换个角度观察,几乎每座山都有几座大小不一的峰尖,像冲天而立的笔峰。有的山峰顶部突出一块岩石,像神龟在望海。在积雪的映衬下,山峰变得梦幻迷离。果然,搁笔寨之名名不虚传。
当我们登上搁笔寨顶,回望来时的山峰,刀峰般危险。在悬崖下的深谷,还藏着一个小村落,那个村落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希望有人会去揭晓。
中国最大的笔架,只配天界的神来之笔拥有,我们人类,也就欣赏吧
前行的路变得更加陡峭,一会攀陡崖,一会下陡坡,一会绕着峰腰的羊肠小道行进。到中午一点左右,大家在一处山顶平台上就餐后,然后沿起起伏伏的山梁继续穿越,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到淄川区峨庄乡的上端士村是我们此行的终点。当 我们到达的明清古村上端士村时,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分。看看表,才四点半左右,深山的冬天天黑的就是早。这个被誉为千年古村落的上端士村,被群山环绕,环境静幽。古老的石房子、古老的石巷子、古老的石磨盘、古老的石水渠,尽显古朴幽静的历史风韵,被誉“石头村”。来这里写生、摄影的文化人很多。青石建造的房屋别具一格,青石建造的小街道,古老的村落、古老的石头房子、古老的石板小道、参天的古老大树……一切都显示着岁月沧桑的印痕。冬季,村里的所有河道已经断流。村头有一新修的庙宇,尚未运营。让人不明白的是这些居住在古村落的先民们,为何要偏安于这大山腹地?是为了躲避战争?瘟疫?洪灾?也许一些人家的族谱里,会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因为时间太过匆忙,唯有将这疑问留在心里吧,但愿他们的后人能在评论里给予解答。
被余晖笼罩的明清古村落-端士村
千年古街
千山万水,曾经只是一个抽象的成语,然而,当我们站在淄博太河镇的大山中,看那银装素裹下的层峦叠嶂时,才深深地领悟了这成语的含义,数不尽的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小小的我生发出一种对自己此行此举的深深敬意。此行,原以为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穿越线路,却没料到会际遇那玉树琼花般的雪野美景,让我们再度见证了大自然无尽的神奇与魅力,见证了先人伟大的存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