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守护者,漫威电影宇宙为什么以钢铁侠作为开篇之作?
其实漫威电影宇宙也能够“钢铁侠”来作为自己的开篇之作,本身也是无奈之举!
稍微熟悉一些漫威的发展史的粉丝应该对于漫威在90年代左右,一度濒临破产的尴尬境地不陌生,也正是在这一段时期中,漫威已经到了不得不去售卖手中的英雄版权来维持自己公司的运作的程度。

为此,在这一时期前后,大量的漫威英雄IP版权被出售,典型的就有“福克斯电影”拿到了神奇四侠和X战警版权、“环球影业”拿到了浩克和女浩克系列版权、“索尼影业”拿到了蜘蛛侠、毒液系列的版权……
同样是这期间,有意思的是:
2000年,当时的艺匠娱乐公司与漫威达成“至少将15个漫画角色拍成电影或是电视剧”的协议,而这其中就有美国队长、黑豹、黑寡妇、死侍、铁拳、蚁人、惩罚者、类人体、吸血鬼莫比亚斯等诸多漫威电影。
但是尴尬的是,3年后狮门影业收购了艺匠娱乐,间接继承了艺匠娱乐此前拿到的英雄版权。
虽然在之后依照协议也拍摄了《惩罚者》,但整个电影在IMDB评分上仅为6.5,豆瓣评分也只有6.4,彻底扑街。
更有甚者在之后狮门影业看到“塞隆女王”查理兹·塞隆主演的《魔力女战士》没有收回成本,也放弃了开拍《黑寡妇》的打算,直到后来“黑寡妇”等角色版权回归漫威。
当然,除了这些漫威角色的坎坷经历以外,即便是在现如今漫威电影宇宙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气的“钢铁侠”,其实也曾经被三度转手:
【1】从1990年开始,当时的环球影业不仅买下了绿巨人和纳摩的角色版权,同样一起买过来的还有钢铁侠;【2】之后到了1996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又从环球手中将钢铁侠的版权买走,但这时期的福克斯依旧没有发现钢铁侠的价值;【3】直到1999年,钢铁侠的版权又从福克斯的手中转到了新线影业,并且在新线影业待了最长的“冷藏”时间,一直到最后被漫威重新收购回来;可以说,冥冥之中貌似注定了钢铁侠终将回到漫威手中,承担起拯救漫威的重担,因此,在2008年《钢铁侠》上线之前,其实很多人依旧对于钢铁侠没有太过重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
毕竟,相比较当时漫威出售的英雄版权来说,不论是X战警还是神奇四侠,亦或者是美队、浩克以及蜘蛛侠这类角色,在人气上其实都要比当时的钢铁侠来的高的多。
但是,为什么漫威依旧会选择“钢铁侠”作为自己背水一战的主力呢?答案就像前面一开始说的——
纯属无奈之举!
1、当时的漫威手中已无“强兵良将”!
显然,当漫威决定开始拍摄《钢铁侠》之前,其实漫威手中具备的英雄IP其实并不算多,更别说是拥有比较强势人气的顶级英雄角色了,对于当时的漫威来说,选择自己第一部电影的主角,无异于是在自己的手中的选项中“矮个子里挑将军”。
就这样,当时的“钢铁侠”成为了漫威的选择。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漫威漫画原设定中的“钢铁侠”,其实在角色人设上并不像咱们现如今看到的这样“完美”,更多的当时的钢铁侠的剧情充满了限制级的剧情。
而且,在角色人气上但是的钢铁侠也并非是“高富帅”这类完美的标签加持。
为此,在漫威决定使用钢铁侠的时候,同时期也为钢铁侠进行了“整容式”的角色修改,简单来说,就是将钢铁侠原有好的元素属性保留下来强化,将不好的元素设定全部剔除。
也正是因为这一操作,让钢铁侠成为了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完美”形象!
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漫威来说,选择钢铁侠是因为手里没啥其他开发性较强的角色了,而且这还是在给钢铁侠进行了改动的前提下。
2、穷,漫威贷款拍的《钢铁侠》!
其实在漫威拍摄《钢铁侠》时,漫威本身并没有被迪士尼等大金主收购,为此,对于当时的漫威来说,拍摄《钢铁侠》也是费了老鼻子力气,一度将手中的英雄版权几乎全部抵押给了银行,由此来换取拍摄“钢铁侠”的资金。
这一操作,其实对于当时的《钢铁侠》导演“乔恩·费儒”来说是有非常大的压力的,甚至参考后来的采访我们得知——
乔恩·费儒:“如果我把《钢铁侠》拍砸了,漫威可能会就此将手中英雄全部卖出~”。显然,这不论是对于当时的漫威还是导演乔恩·费儒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巨大的,堪称是“生死存亡般的考验”,当然,对于当时的漫威其实也是有过一个“双保险”设定,也就是忽悠,额~不对,是说服当时的环球影业同时拍摄一部《无敌浩克》。
目的就是漫威觉得如果《钢铁侠》扑街了,好歹有一个《无敌浩克》能够有一线翻盘的机会,不至于被一锅端。
只不过,但是的漫威没有想到的是2008年的《钢铁侠》一炮而红,反倒是后来的同年上线的《无敌浩克》扑街了,这也算是另类版本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3、钢铁侠的粉丝吸引力更具备市场基础!
其实抛开当时漫威手中仅有的英雄版权来说,钢铁侠本身所自带的“科幻”元素,其实要比当时其他的漫威手中的英雄来的更多一些。
甚至我们可以说“钢铁侠”是一个“快餐类型”的角色,这点不同于其他的角色,需要2-3部电影剧情才能够培养起来。
钢铁侠,本身所自带的市场反馈效应是最快的!
简单说,同样是超级英雄,如果漫威当时选择用美队来作为第一部电影的主角,其实能够收到的影迷和市场的反馈要低很多。
毕竟,钢铁侠本身角色能够展现出来的“刺激度”的效应一般都是即时性的,能够在很短的剧情内,彻底引爆钢铁侠的角色吸引力。
因此,使用“钢铁侠”其实也是漫威为了尽快获取较大的票房反馈,要么火,要么扑街,而不像美队那样需要剧情“喂养”才能够引爆影迷的兴趣。
毕竟,用剧情培育型的角色作为自己的开端,对于当时的漫威来说,没时间、没资金支撑,根本就耗不起……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
问题: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吗?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会。所谓1994年那一天,应该是说1994年一颗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简称SL9)的彗星,撞向木星的天体事件,史称“彗木相撞”。这次事件发生在1994年7月份,从17日到22日前后持续了5天多时间.SL9在木星强大引力潮汐作用下,被撕裂成21个碎块,在5天多时间里相继撞向木星,释放的总能量约合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威力,在木星上炸出4个数万公里的大黑斑。
之所以说人类下场不会和恐龙一样,基于三个主要原因:首先,即便没有木星挡着,这颗彗星也不一定会撞向地球;其次,这颗彗星爆炸当量约40万亿吨TNT,而6500万年前撞向地球的那颗小行星,撞击威力达到120万亿吨TNT当量;其三,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现代科技阶段,虽然还很初级,但比恐龙这种毫无文明智慧,只能被动挨炸的生物,肯定会有更多的躲避和应对次生灾害的办法,因此即便这颗彗星真的撞向了地球,人类和生态可能会受到毁灭性打击,但不会灭绝。
现在我们顺着这个思路,深入分析一下。
SL9彗星是被木星捕获很久的一颗卫星。一些科学家研究认为,SL9很可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或更早就被木星捕获了,成为围绕着木星旋转的一颗卫星。但由于其太小,直径只有数千米,因此一直未被人类发现。直到1993年3月24日,才被发现,发现时这颗彗星已经被木星强大引力潮汐力撕成一系列碎片。
发现它的是美国天文学家苏梅克夫妇以及天文爱好者大卫·列维,他们3人在美国加州帕洛马天文台通过望远镜共同发现,由此以他三人名字命名。
发现时,SL9解体的碎片正在距离木星大气层顶45000千米的轨道,像一串珍珠项链般结队而行,科学家们计算出其远木点为0.33个天文单位(1.5亿千米为1个天文单位),这队彗星残片可能会在1994年7月份撞向木星。
人们根据SL9号彗星运行轨道,计算出其在1992年7月8日距离木星云层顶部只有4万千米左右的极近距离,要知道木星半径就有约7万千米,这个距离比木星半径还小,因此SL9在木星强大引力潮汐作用下解体了。
惊心动魄的撞击场面。没有出乎天文学家们预料,1994年7月16日格林威治时间20点15分,SL9第一块碎片以每秒约60千米速度撞入木星大气层,这只是其中一块不大的碎片,撞击出的多个火球延绵近1000千米,地球上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爆炸强光,撞击威力达到2000亿吨TNT当量,在土星表面留下了一个地球大小的黑斑。
随后几天,大大小小的彗星碎块依次撞击在木星上,木星爆发出一阵阵强烈的闪光,一直到22日下午4点6分,第21块,也是最后一块掉落到了木星,这次轰轰烈烈的旷古奇观终于落下了帷幕。
撞击似乎给木星做了一次失败的整容,在木星上留下了4个数万千米的深坑,每个坑都可以装下数个地球。期间,最大的第7号碎块和第9号碎块的撞击最为惊天动地,一个碎块的能量就相当于数万亿吨炸药,撞击坑达到几万千米。
这是人类首次看到在太阳系发生的天体撞击事件。撞击使整个木星木纹状大气层都发生震荡和紊乱,大气成分发生改变。如果那里有生命存在的话,受到的打击将是灭绝性的。木星是一个气态星球,因此其撞击大坑会很快被气体填满,但由于面积太大太深,黑色疤痕恐怕要很多年才能够渐渐修复。
木星是地球的一面盾牌,减少了地球被撞击的机会。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直径是地球的十几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距离地球平均约7.78亿千米。它巨大的体积和引力,就像一个巨大的盾牌,为地球阻挡着来自远方的威胁,大大减少了地球被来自太阳系外围小天体、彗星的袭击概率。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盾牌,地球能否进化出复杂的生命,最终出现人类都很难预料。但要具体说到某一刻小行星或彗星,比如SL9号彗星,如果没有木星阻挡,会不会撞向地球,这就另当别论了。一般来说,地球引力和体积都相对木星小很多,小行星或彗星如果不靠地球太近的话,就会与地球擦边而过,各走各的路。
近几年,有许多小行星路过地球,只是挥了挥手,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2019年7月25日,一颗被命名为2019OK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表面72000千米的地方掠过,时速达到88500千米,也就是约24.58km/s。这是迄今发现距离地球最近掠过的小行星,虽然大小只有57~130米,像一个土豆,但如果撞上地球,威力可达10亿吨TNT当量,相当7万多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能量,毁灭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州都有可能。
SL9号彗星路过地球距离多远就会撞到呢?SL9号彗星撞向木星时速度达到60km/s,这很可能是在木星重力加速度下达到的速度。实际上这颗彗星在绕太阳运行时是没有这么快的。一般彗星在近日点时会被太阳引力加速,达到约80km/s,而到了远日点会很慢,在10km/s以下。到了地球这个位置,距离太阳就很近了,一般会达到40km/s左右。
现在我们来分别看下,当一个天体距离木星和地球表面40000千米时所需的逃逸速度。逃逸速度计算公式为:v=√(2GM/R),这里v表示逃逸速度,G为引力常量,M为天体质量,R为逃逸天体距大天体质心距离。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距离木星表面4万千米时的逃逸速度需要48.1千米/s,因此SL9路过木星时的速度肯定没有达到48千米/s,否则就不会被木星引力捕获。
但这颗彗星如果在距地球表面40000千米高空,就完全不会被地球引力捕获。在那样高度地球逃逸速度就小于4.15千米,因此即便这颗彗星在这个距离路过地球,同样只会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地球表面逃逸速度只需要11.2千米,SL9号彗星距离地球再近些,也不会被地球捕获。除非它直接撞上地球,那只有认栽了,人类至少要减员80%。
彗星与地球的洛希极限约为1.4万千米,也就是说彗星如果距离地心1.4万千米时,会被地球引力潮汐所撕碎。
如果这颗彗星真的撞向地球,人类会怎么样呢?像科学家们推测的那样,SL9很可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就被木星捕获了。如果SL970年代被地球捕获的话,到1994年撞上地球,还有24年时间。人类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可以深挖洞广积粮,做一些应对灾难的准备。但在这种灭绝性灾难前,人类目前应对的力量还是极其渺小的,但有可能至少挽救10~20%的人类种子,这些种子要历经数百上千年核冬天和极端环境的煎熬,才可能迎来新的生机。
当然最坏的结果就是SL9毫无预兆的撞上地球,这样人类很可能会毁灭90%以上,度过核冬天和极端环境煎熬可能的人只有1%。1%就是7000万,这就是人类的种子,凭着人类数十万年进化出来的智慧,我相信人类会延续下去,重新迎来繁华盛世。
但在这20多年时间里,人们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集中世界上的科学头脑、科技力量和财力,采取各种办法去摧毁SL9或者改变其运行轨道,使其不撞上地球。在灭亡的危机面前,人类主流世界会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在战胜彗星灾难的同时,大大提升人类科技文明的程度,进入二级文明阶段。
因此不管是乐观的还是被动的结局,人类都不会完全毁灭。因为人类与恐龙的智慧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漫威和dc有什么渊源?
对于漫威和DC,虽然如今看起来是各自为战,但其实从两者出现在美漫界开始就有着非常深的渊源,甚至漫威和DC有2次差点成为了“一家人”!
在现如今的全球超级英雄领域的票房市场来说,几乎绝大部分的份额都是被漫威和DC这两家给瓜分了,没办法,毕竟一定程度上来说漫威和DC在整个领域来说,几乎要说第二,就真的没人敢说第一了。
但有意思的是:
漫威和DC在现如今的发展中,虽然同属一个领域,但是却有着各自比较“高光”和“薄弱”的部分。典型的就是,DC的漫画和动漫电影以及角色的塑造上是公认的牛掰,但是在电影宇宙的搭建上以及影版剧情的关联上几乎落了漫威几条街不止。
而对于另一边的漫威来说,现如今漫威影版宇宙的搭建几乎是全球公认的强悍,借此漫威也是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但同样在弱点上漫威也是很明显,就是电影缺乏一定的艺术性和深度,而且在就漫画和衍生剧设定来说,要弱于隔壁DC大佬。
也正是以为因为两家各有所长,所以渐渐的漫威和DC各家的粉丝经常时不时的互掐起来,我看上你家的英雄,你看不上我家的。虽然有些尴尬,但其实笔者想说的是:
其实在两家公司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其实在内部其实还是非常友好的,甚至很多时候两边的漫画编辑、画师都是来回跳的。
这就更别说接下来笔者要说的漫威和DC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起源、碰撞乃至诞生渊源了——【1】DC漫画的前身是漫威起源的导火索!
看到这里,估计就有不少粉丝有点懵了,但实际上这是真的,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DC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被称为“国家联合出版公司”,也正是当时“国家联合出版公司”在自己的漫画作品中创造了“超人”这一角色,使得当时的美漫进入了如雨后春笋版快速发展的时代。
而漫威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不过需要知道的是,和DC一样,漫威在当时同样也不叫“漫威”而是叫“时代漫画”,真正启用“漫威”这个名字时间其实是在时代漫画成立的1939年的22年后,也就是1961年才开始叫漫威(Marvel)的。
参考:国家联合出版公司启用“DC”这个名字,则是还要比漫威晚一些,是在1967年才正式确定了DC的招牌。所以,咱们从两者的前身关系来说,正是因为DC漫画的前身引发的美漫界的创作热潮,这才使得后来催生了一批漫威前身的这样的同行。
因此,说DC漫画的前身是漫威起源的导火索,大致上是没有什么毛病的。
【2】漫威和DC有2次机会差点成为一家人!
就像前面笔者说的,漫威的前身起源是受到了DC漫画的前身影响,两家公司在一开始就有着一定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没有疏远,而是差点融合到了一起。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也是因为在美漫内容创造火速爆炸的6-70年代,当时的漫威还是一个不差钱的主,而且在内容(英雄)创作上更是属于后来者居上,对比DC来说的还要更猛一些。
这也是直接导致了当时已经属于DC老大的“华纳”动起了“放弃DC”这块业务的算盘,也就是当年华纳决定将DC卖给漫威的事件。
但就像一开始笔者说,漫威和DC两家虽然都是同属超级英雄题材的创作公司,当时两边的风格在早期差异还是非常大的,漫威这边更偏靠与合家欢路线,而DC则是更多属于暗黑风格。
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的差异,让当时的漫威觉得DC的角色如果接手过来,和自己会有融合的问题,所以婉拒了。
但就像老话说的那样“风水轮流转”:
随着事件来到90年代,当时的DC推出了“超人之死”的DC大事件,一下子引发了大范围圈粉效用,DC的效益一下子就起来了,说是“起死回生”也不过分。
而对于另一边的漫威,在这一时期却是进入了“经营危机”的时期,基本上半只脚已经迈入了破产的大门,只能靠着出售自己手中的超级英雄版权来维持运营。
熟悉这一段漫威时期的粉丝都清楚,漫威很多顶级人气的英雄版权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卖出去的,比如X战警、神奇四侠、浩克乃至蜘蛛侠,甚至就是在2008年拯救了漫威的“钢铁侠”,尽管在当时属于中档人气角色,但是也被漫威出售过。
emmmm,就想知道当时手里握有钢铁侠版权的公司有没有肠子悔青了……同样的,正是因为漫威经历了90年代的危机,当时的漫威也是找到了DC(华纳)寻求收购,但是由于当时的漫威给出的出售价格高于DC的承受能力,所以这次收购也是也以失败告终。
但不得不说,这两家如今在美漫界执牛耳般的龙头老大,曾经也有过成为“一家人”的机会,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缘分了。
【3】在超级英雄角色上互相影响的漫威、DC!
在起源和经营上漫威和DC有各自的渊源,而在两家公司对自己的超级英雄创造上同样也有着影响各自的关系。
都清楚,在漫威和DC的漫画中,咱们经常能够看到不少比较“相似”的角色,这里面DC有海王亚瑟而漫威也有海王纳摩、DC有丧钟而漫威也有死侍、DC有善于用箭的绿箭侠而漫威也有弓箭大师鹰眼……
这些在设定上非常相似,甚至一些可以说非常雷同的角色,很大程度上都有着两家公司的互相借鉴——
比如,漫威死侍借鉴了DC的丧钟;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几乎很多熟悉丧钟和死侍的粉丝都清楚,在当时DC推出了丧钟(斯莱德·约瑟夫·威尔逊)这个角色后,漫威这边也是借鉴了“丧钟”的造型,在自己的宇宙中创造了“死侍”(韦德·温斯顿·威尔逊)。
甚至,这种借鉴也是延伸到剧情上,在漫威宇宙中的死侍就曾经表示自己有一个叫斯莱德的表哥,指的就是DC丧钟。
又比如,DC的海王亚瑟借鉴了漫威的海王纳摩;
在起源上,漫威的海王纳摩算是漫威创造的第一个英雄(诞生于1939年),而之后因为纳摩这一角色在当时的火热,DC在4年后(1941年)也创造了自己的海王设定。
两者在造型上相似,甚至在能力上也有雷同,不过只能说DC的这位海王没有漫威的海王纳摩善于“搞事情”就是了。
而除此之外,其实在漫威和DC之间还有着很多角色之间的借(互)鉴(抄),只不过,这其中有些人气没有原型高,有些要比原型高就是了。
当然,双方也有过争夺同一个角色的经历——
没错,就是惊奇队长(沙赞)!
其实当时对于惊奇队长(沙赞)并非是DC或者是漫威的作品,属于一个第三家漫画公司“福塞特出版社”创造出来的角色,只不过当时因为DC对自家英雄版权意识的增加,逐渐意识到了当时的“惊奇队长”有点类似自家的“超人”。
于是一纸诉状将福塞特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而对于当时这场官司的结果,自然是DC这边赢下了,DC不仅让当时的福塞特出版社无法再继续进行惊奇队长的内容出版,更是开始有全盘收购福塞特出版社的所有漫画角色的算盘。
这其中就有当时的“惊奇队长”。
但是熟悉“惊奇队长”英文名字的粉丝都清楚,Captain Marvel这里面的“Marvel”撞上了漫威这边,所以在当时DC这边忙着打官司的时候,漫威这边就早早注册了Marvel的商标。
这也是使得之后的DC虽然拥有惊奇队长的版权,但是无法使用Captain Marvel的名字,为此便改为了如今的“沙赞”!
【4】漫威和DC也有过多次相互合作联动!
虽然在漫威和DC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互相借鉴、竞争乃至争夺的关系,但是在大多数的时候漫威和DC还是有着不少的合作和联动。
这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两边的官方联合漫画《正义联盟VS复仇者联盟》,在这部漫画中也是借助了一个“不存在与各自宇宙时间线上的故事背景”让正义联盟和复仇者联盟实实在在经历了“互怼”到“联手抗敌”的主线故事。
虽然剧情在现如今有些老套,但基本上还是有不少的亮点的,比如漫画中的大超VS雷神的战斗。
当然,更有意思的是:
在当年DC上线了“正义联盟”这个英雄团队的时候,其实漫威对应创造的英雄团队并不是“复仇者联盟”而是“神奇四侠”,哈哈~有些粉丝不知道吧!
如今的漫威和DC——说完了漫威和DC各自之间的起源和经历的发展关系,其实大致上咱们可以看出来两边的漫画风格都是在长期的时间积淀下养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漫威电影宇宙比较牛掰,而DC宇宙在单兵英雄的塑造上强悍的原因。
因为前者注重整体,而后者则是更擅长于“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更容易深挖一些角色内在的东西。
比如今年爆火的《小丑2019》。
但同时在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漫威对整体剧情宇宙的构架、铺垫的优点是DC现在所欠缺的,而对于DC对角色的掌控和塑造力度的优点来说,则是漫威所欠缺的!
这也算是“各有千秋”了吧~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和羊村守护者相比哪部更好看?
神秘的外太空,出现了全新外星大反派!智羊羊与丽羊羊再次出现,全新的角色、发明、剧情,羊羊们这次该如何化解危机?[3]
共3张
奇趣外星客
智羊羊夫妇遭细菌大王冰封前一刻,将冰冰羊传送到草原,寻求喜羊羊的庇护,不料细菌大王为解封能力追到草原,操控灰太狼捉住冰冰羊。危急时刻,幸好众小羊及时赶到,获得超能魔方的能量,救出冰冰羊。然而,面对细菌大王不断招来的新伙伴,众羊狼必须与其斗智斗勇,为保护冰冰羊、助其找到哥哥而一路护航。种种波折不断,喜羊羊该如何营救被困的父母?
这次狼羊的道具与能力将更突出,画面表现力更强,创意的发明会让人有所启发。同时,羊狼两族之间还会有新角色加入。至于剧情上,羊村面对进化的狼族部队,命运将会如何?是谁把灰太狼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宠物狗?听说羊村还会上演“无间道”,到底谁是卧底?
应该是《羊村守护者》好看
致命守护者中毒液是寄生虫吗?
当然不是!
电影里,埃迪一开始把毒液共生体成为“寄生虫”的后果,就是被拍到了墙上,而且还是扣不下来的那种。
emmmmm~
作为“蜘蛛侠”支线中看点比较多的角色之一,可以说毒液共生体的设定在此前的索尼宇宙出品的《毒液》中,展现的还算过得去,大体上在造型上除了因为“蜘蛛侠”版权缘故,导致毒液胸口标志性的蜘蛛纹消失以外,还原的还是比较nice的。
而设定中类似于毒液这类的“共生体”,本身并非是寄生虫的“寄生模式”更多的其实是偏向于“共生模式”。
一字之差,意义却不一样!寄生的定义,其实更多的是偏向于单方面的索取,这一点放在漫威漫画《毒液V4》中,以共生体之神纳尔的剧情设定来说,还能说得过去。
毕竟,在这部共生体的起源支线中,我们可以借助共生体之神纳尔的起源看到,邪恶状态下的共生体的疯狂侵蚀状态,而这一种状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寄生”。
因为当时的共生体在纳尔的指挥下,完全是冲着“食物”去的,蚕食完就去下一个目标,不存在什么个体延续。
这一点其实和电影中“暴乱”的设定很相似!
因为当毒液共生体不想破坏地球的时候,暴乱满脑子想的都是回到太空,引导自己的同族降临地球,将地球生灵作为食物补给站。
但是在《毒液》中,本身毒液共生体的单兵属性被包装化!开始了不同于其他共生体的主角之路,所以自然会回归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共生特性,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埃迪·布洛克的剧情——
一方面埃迪帮助毒液共生体存活下去,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共生状态),另一方面则是毒液共生体让埃迪化身毒液,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姿态。
所以,你要说毒液共生体是“寄生虫”是不对的,因为设定两者是互补的属性,而这一点和日系经典作品《寄生兽》也有着非常大的相似点。
但需要明白的是:共生体既可以“寄生蚕食”宿主,也可以“共生”宿主。
漫威漫画中,共生体的起源于纳尔的“活体深渊”!在《毒液V4》中,借助了共生体之神纳尔的剧情,以第一个共生体“黑死剑”(黑死剑并不惧怕火焰)为线索,揭露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共生体的起源故事。
故事中:
共生体之神曾经和天神组互怼过,甚至还怼翻了一个天神组,但是最后因为实力差距,被天神组碾压。
但有意思的是,天神组并没有消灭纳尔,而是将其流放到虚空,原本看似惩罚,结果却是变相让纳尔回到了自己的暗黑大本营。
共生体之神纳尔:低调~低调~
在“流放”的日子里,纳尔利用之前怼翻的天神组头颅中的神火锻造出来漫威宇宙的第一个共生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黑死剑”。
不同于现如今的共生体怕火和怕噪音的弱点,黑死剑却是没有这些弱点的,并且伴随着纳尔的出山,一次次怼翻了不少纳尔的目标,但是,在一次战斗中纳尔被击败,黑死剑被带走。
而我们的共生体设定,也是伴随着纳尔战败后的一百年的时间慢慢恢复的过程逐渐展现了出来,按照纳尔的话来说:
“我发现如果我将我的活体深渊和较小的生物链接,我能够将至作为容器实验,并显现他们的新形态”“这是这片近乎荒芜的土地上第一个共生体样本……”而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毒液这类共生体的起源设定。
当然咯,在初代纳尔直接掌控的共生体族群中,虽然也具备共生特性,但是就像笔者前说的,因为纳尔的缘故,其实更像是“寄生虫”设定,一旦被共生,宿主基本上也就是沦为了食物。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