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赵云传攻略,三国志赵云传徐州遇袭战怎么过?
来到许昌西北的天牢,通过张郃搞到的通行令牌进入天牢,但被人发现,于是杀入天牢。

进入天牢后,直奔东南方进入第二层,再到东北方回第一层,再向西北方下第二层,华佗就在这里。天牢中士兵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建议先消灭干净后再救人。打士兵时最好使用亢龙无悔,但要注意对刀斧手要用剑的,找到华陀后通过西北方的出口回到天牢第一层。然后又从东北方下第二层,再到东南方出口到第一层,再到西南方出口回地面。
三国志赵云传1中都有哪几个隐藏结局?
没有什么隐藏结局如果有的话,应该就是那些传说中被砍掉的“卖花老人”剧情了...
赵云的劳而无功是不是介入刘备家事过多的原因?
赵云是刘备手下的得力将领。他在与刘备相见之后,就得到刘备的器重。刘备用尽手段招揽赵云,而赵云也对刘备十分敬仰。后来赵云投奔到刘备手下,马上被刘备任命为自己的贴身护卫。他命令赵云在外面秘密招收数百将士,保证自己的安全。
但是,赵云虽然在刘备手下出生入死多年,也建立了无数功劳。可是,在后来刘备封赏将军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分别成为重号将军,而赵云却成了杂号将军。这样一看,似乎是对赵云轻视了。
那么,如果真是对赵云轻视,那会是因为什么呢?赵云在归属刘备后,一直做刘备的贴身护卫,后来一直掌管刘备的家事。在当阳长坂坡惨败的时候,刘备抛弃妻子和儿子狼狈逃跑。是赵云单枪匹马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甘夫人和刘禅,这才保住了蜀汉的继承人。
后来在刘备和东吴的孙夫人结婚后,孙夫人和她带来的一众人员十分骄狂。刘备因为有求于孙权,所以只有一再忍让。后来刘备针对这个情况,决定任命赵云掌内事,这才镇住了孙夫人这些人。
后来趁着刘备入川打仗,孙权派人接孙夫人回去。为了要挟刘备,孙权特意让孙夫人把刘备的嫡子刘禅一起带往江东。多亏赵云及时赶到,拦江截住孙夫人的坐船,夺回了刘禅。这使得孙权的图谋破产。
后来赵云随着诸葛亮入川,为刘备夺取西川立下了功劳。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赵云不但推辞自己的封赏,还劝刘备把那些要赏给部下的产业归还原主。
这样的事在后来北伐时也有发生。当时赵云在第一次北伐中担任偏师,在撤退的时候,赵云亲自断后。在赵云的指挥下,他的军队没有遭受大的损失。在战后,赵云带回来的物资里有多余的绢匹,诸葛亮想分赏给将士们。赵云也同样的以兵出无功为由拒绝了。
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自贬三等,赵云也主动承担责任,也主动贬官。从以上的赵云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到,赵云不计较个人得手的高风亮节。
那么,既然赵云品德高尚,刘备不提高他的官职,是不是他的能力不行呢?我们看看赵云的经历,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赵云在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到,他完成刘备的任务都表现出色,不论是担任内卫,还是执掌内事,都完成了刘备的嘱托。
而且,赵云还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当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夺取荆州的江南四郡。赵云和诸葛亮一样,都被任命为地方的郡守。诸葛亮都督零陵、武陵和长沙,他担任桂阳太守,和诸葛亮一样,建设地方,为刘备发展实力尽心尽责。
在入川之战中,赵云和诸葛亮、张飞一起入川,赵云自领一军,一路上攻城略地,和刘备等人会师成都。在汉中之战时,赵云在强敌压境的时候,打开营门,偃旗息鼓,自己一人站立在营门。用疑兵计打败了优势的曹军,被刘备称赞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从这些经历,我们能够看到,赵云文武双全,品行高尚。刘备不任命他担任重号将军不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封赵云为杂号将军呢?
这是因为,一是赵云多年担任刘备的内卫,战功并不十分突出。赵云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刘备对他的任用大多是以内事嘱托。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可是却不容易见到明显的功绩。即便是把刘备的家眷保护周全,也无法和那些在战场上斩将夺旗的将领相提并论。在这一点上,赵云确实是被刘备的家事所拖累了。
二是重号将军的名额有限。在封赏将军的时候,重号将军也就只有前、后、左、右四个名额。在众多的将领里挑选这四个名额,确实是比较难。尤其是黄忠在入川和汉中之战中表现出众,阵斩夏侯渊,不能不重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振后来加入的将士的士气,刘备不惜破格提拔黄忠为后将军。这样,只得把赵云的封赏降低了。
三是赵云的淡泊名利的品德。赵云被封为杂号将军,有很多人都为此给他抱不平。大家认为,破格提拔黄忠不是很妥当。这样,如果不提拔黄忠,赵云很可能就会接任黄忠的职务,担任重号将军。
当时,诸葛亮就对提拔黄忠表示异议。他婉转的以关羽为名,向刘备说出不同意见。但是,刘备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依然封了黄忠。
而远在荆州的关羽闻听此事,果然勃然大怒。他以不与老兵为伍拒绝接受刘备的封赏。不与老兵为伍,那么年轻人是谁,不就是赵云吗?后来在大家的劝告下,关羽才接受了封赏。
这么多人为赵云打抱不平,但是赵云的表现是安之若素。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忠心耿耿的扶保刘备的江山。在日后的岁月里,赵云和过去一样,尽心尽力的为蜀汉政权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结语:
正是因为赵云的高风亮节,使得他得到了蜀汉君臣的尊重。虽然他没有当上重号将军,陈寿在《三国志》中,依然把他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传。这也就是后世传说的五虎上将的由来。这也是对赵云一生的公平的评价。
赵云一生光明磊落,他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在三国历史中留下了让人难忘的风采。尤其是他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品行,更是流传后世,让大家敬仰。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蜀国有哪些军团?
蜀汉没有军团这个称呼,不过有专门用于方面作战的地方部队,这种部队没有军号,最高领导一般为“都督”。我就权当题主问的是这种“军团”了。这样算下来,蜀汉一共有五大军团,即中央军团(大将军亲领,为野战军团)、汉中军团、南中军团、江州军团和永安军团。
中央军团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精锐部队,是最有战斗力的野战军团,所以历来都是由刘备亲自统领,刘备之后则为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由三任大将军统领,参加了每一次北伐,直到蜀汉灭亡。
1、虎步军。
《三国志.姜维传》“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须先教中虎步军五六千人。”既然有中虎步军,那么也应当有左虎步军和右虎步军,整体在两万人之间,考虑到蜀汉倾国之兵不过十万,这已经是中央军团的主力步兵了。
统领为虎步监,唯一有记载的虎步监是孟琰,为孟获族人。
《水经渭水注》中引《诸葛亮表》:臣先遗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以二十日出骑万人来攻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退。2、飞军。全军一万余人,统领不明。
《华阳国志》: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是一支纯少数民族部队,惯于山地作战,“能披甲渡水。历山飞天堑…於穹山峭壁蓦越如平地”。
3、无当军。统领为无当监,兵力不详,唯一有记载的是王平(原名何平)。后人将飞军与无当军合二为一,其实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主要战绩是防御战,抵挡住了魏国名将张合的进攻,为蜀汉主力大败司马懿创造了条件。
《汉晋春秋》:五月辛巳,(司马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4、连弩士。这也是一支少数民族部队,兵力三千人,专门负责操纵诸葛亮发明的元戎连弩。
《魏氏春秋》记载:“诸葛氏长於巧思,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条:“涪陵郡,巴之南鄙..多獽蜑之民..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5、虎骑军。统领为虎骑监,兵力不详,有记载的是开国功臣糜竺的孙子糜照。
汉中军团蜀汉最强大的地方军团,也是除中央军团之外唯一的野战军团。汉中为北防重地,历任都督均为行伍出身的良将 :
汉中军团功勋卓著,独立取得的胜利有阳溪之战(击败魏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耀)、兴势之战(击退曹爽大军)
魏延(219——234)
《三国志•魏延传》: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吴懿(234——237)
《三国志•后主传》:(建兴)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王平(237——248)
《三国志•王平传》:(建兴)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吴)壹督汉中。胡济(248——263)
《华阳国志•汉中志》:(延熙)十一年,镇北(大)将军王平卒。以中监军胡济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兖州刺史,代平督汉中事。 庲降军团(南中军团)庲降都督总督南中七郡军政,治夷之务重于军事:
庲降军团防区最大,但兵力不多,主要功绩是多次镇压了南中豪族和少数民族的叛乱。西晋时期曾经占领了东吴的交趾三郡。
邓方(214——221)
《华阳国志•南中志》:建安十九年,刘先主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邓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县。李恢(221——231)
《三国志•李恢传》: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卒……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住平夷县。张翼(231——233)
《三国志•张翼传》: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马忠(233——249)
《三国志•马忠传》:(建兴)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徵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张表(249——253)
《华阳国志•南中志》:以蜀郡张表为代,加安南将军。阎宇(253——257)
《华阳国志•南中志》:(张)表后,以南郡阎宇为都督。霍弋(257——263)霍弋不是正式的都督(资历不够?),只是副贰都督。
《华阳国志•南中志》:(霍)弋甚善参毗之礼,遂代(阎)宇为监军、安南将军。江州军团江州(重庆)为东防重镇,永安之后的第二道防线,不过该军团自李严后兵力大部分抽入中央军团北伐,严重削弱,自邓芝后似乎已撤销,可能是军队全被调入中央军团参与北伐了。
费观(219——221)
《华阳国志•巴志》:刘先主初以江夏费观为太守,领江州都督。赵云(221——226)
《三国志·赵云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李严(226——230)不过李严不是都督,而是更高级的中都护。
《三国志•李严传》:(建兴)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李)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李丰(230——231)
《三国志•李严传》:(建兴)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李)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李福(231——235)
《华阳国志•巴志》:(李)丰解后,梓潼李福为都督。邓芝(235——255)
《三国志•邓芝传》: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永安军团防区为巴东郡,治所在永安(重庆奉节),是蜀吴对峙的前沿,与东吴西陲重镇西陵(宜昌,防区西至巫山)相邻。因永安原名白帝城,所以这支部队也被称为白帝兵。该军团最辉煌的战绩是在蜀汉灭亡时,仅以二千兵力抵挡数万吴军进攻长达半年之久,可见战力之强悍。
李严(223年—226年)
《三国志·先主传》: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陈到(226年—?年)。陈到镇守时期是永安军团最精锐的时期,因为陈到率领的是刘备的禁卫军——白毦兵。
《华阳国志· 卷七》:四年,永安都护李严还督江州,城巴。以征西将军汝南陈到督永安,封亭侯。宗预(?年—258年)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宗预)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罗宪(258年)。罗宪只是短暂代理。
《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景耀元年,……征北大将军宗预自永安徵拜镇军将军,领兖州刺史;以襄阳罗宪为领军,督永安事。阎宇(258年—263年)
《襄阳耆旧记·卷二·罗宪》: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介然。皓恚之,左迁巴东太守。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拜宪领军,为宇副贰。幻想赵云传最强阵容?
首先三国志幻想大陆阵容推荐赵云推荐张星彩、关银屏这对组合,平民升5星也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百搭,是个不需要付出资源在各种场景都很好用的组合,阵容也要基于全辅助的情况下替换成主C,在主力不够强势的情况下,辅助武将是不可或缺的,不然副本都会打不过。
比如我现在是极限张辽、郭嘉,但是我的阵容带的是关银屏、张星彩、甄姬、蔡文姬,本身毫无关联,但是辅助和控制提高了阵容强度,所以能有很大的喘息时间去把神将升至无双,在后续养成中会慢慢替换掉关银屏、张星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