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人类社会的理想提供了可贵的探索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感到很困惑,可能会以为道理与方法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这么想是错误的。举个简单例子,世界先存在电,还是先存在电的利用技术?很显然电是客观存在的,电的存在与变化的基本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然后才有人类利用电的技术的可能。可见,先有道理,然后才有人类利用道理的技术方法,这种论断是毫无疑问的。这就相当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者一样,同理承认先有道理后有方法也是唯物主义者。
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个问题?读过《道德经》的人对“道”的理解千奇百怪,就是没能从根本上弄清楚道理与方法哪一个为先的问题。我曾提出过对“道,可道也”地解读为:道就是满足的道理的论断,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我在标新立异,不是的,这是基于《道德经》内在的逻辑性所得出的论断。
老子所提出的“道”,既指客观存在的道理,又指根据道理而采取的征服自然与改变自然的方法;道,相对于客观世界而言便是道理,相对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言便是技术方法。道理就是客观规律性,方法就是主观能动性,这两者都被老子称为道。但是,我们只能说道是满足的道理,而不能说道是满足的方法,因为方法来源于道理,否则就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就会给我们的认识带来偏差。
由此,进一步才能理解“无名”与“有名”。“无名”就是客观实际存在的道理,“有名”就是人类根据科学原理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所以,“无名是万物之始,有名是万物之母”;科学道理就是人类一切创造物的源头,技术方法是人类一切创造物的母体或孵化器。
由此,才能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天之道,什么是人之道。这是老子贯穿于《道德经》全书的重要概念。对这两个概念不理解就无法理解老子思想精髓。道理与来源于道理的正确方法既是道,也是天之道。而基于人类欲望的逻辑而生发出来的道,便是人之道。老子说“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根据无欲的天之道才能看见道的真谛,有欲的人之道严重偏离了客观存在的道理,并且根据少数人的欲望而创造出了一切有利于少数人欲望的社会管理体系,社会政治分化成两种水火不容的状态。老子大力提倡无为的天之道的社会状态,而极力反对人之道的病态的社会。
尽管联系到现实社会看,老子的社会政治理论与现实格格不入,其理想社会与当前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中的理想状态存在差异,但也会引起人们的深思。出于个人欲望的社会管理体系与社会发展理念是否带有原罪?是否存在先天之不足?人类是否应该反思,克服这种先天不足,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老子的思想不是不可借鉴,人类要找到一种社会存在的道理,然后再根据这个道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无尽的财富,为每个社会成员服务,而不是为了少数人服务。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可贵的探索,但目前看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过资本主义少数人依靠资本不断扩张是人类的一种病态的体现,不可持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