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至今,华为在5G通信领域一直保持领先优势,根据国际著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ics发布的最新5G行业专利报告所示,华为旗下所属的相关专利数高达3147件高居全球第一。并且在5G应用方面,华为是业界首家为垂直应用领域提供5G工业模组的供应商,也是业界首家公布5G全系列解决方案的通讯供应商,为自身5G的应用拓展打下完备的方案基础。

但是,近年的孟晚舟事件、实体名单事件、用政治手段限制华为的海外市场、限制供应商产出等层出不穷的恶劣事件让华为陷入困境,诸多事件中对华为打击最深的有两点:5nm和7nm制程芯片供给受阻、ARM加入反5G垄断联盟。对于芯片供给受阻,华为的积备库存足以应付近期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并可以助力改善国内的芯片供应体系。但ARM公司加入反5G垄断联盟,极可能会对华为彻底断供ARM底层架构,从而在硬件底层研发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打击华为。
如果ARM公司彻底对华为断供ARM底层架构,会对华为造成哪些影响?
对华为便携终端的CPU和GPU造成冲击
华为的麒麟系列、昇腾系列大部分基于ARM的基础架构进行研发,尤其是CPU和GPU均离不开ARM架构,CPU和GPU对便携终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操作指令处理和显示处理,一旦这两方面无法得到稳定的架构支持,华为在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可能撤回V8架构的永久授权
ARM V8是ARM公司首款支持64位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比起32位指令集架构,64位指令集为芯片提供更丰富的拓展性,从而提升产品性能,“一代神U”苹果A7就是首款采用该架构的芯片。华为现行的昇腾910、昇腾310等中高端芯片均以ARM V8为基础。而在底层架构体系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如果ARM撤销V8架构的永久授权,将对华为的中高端产品形成不小的冲击。
华为无法获得ARM的升级版架构
目前的主流架构ARM V8是ARM公司于2011-2012年公布授权的架构产品,随着ARM研发投入的增加和终端产品性能需求提升,ARM V9已经成为下一代的芯片研发所期待的架构产品。但由于ARM的断供,华为难以及时获取更高性能的底层架构,从而使高端便携产品的研发进度和上市时间都会落后于原计划进度。
针对以上,华为有何自救措施?
一、拥有达芬奇架构的成功经验
去年,华为已公开了NPU自研架构:达芬奇架构。达芬奇架构采取3D Cube针对矩阵运算做加速,大幅提升芯片的AI算力,从而提升芯片和终端产品的AI应用能力,补充传统CPU和GPU算法所带来的不足。
麒麟810正是基于达芬奇架构研发的中端芯片。
二、ARM公司断供将承受巨额损失
华为海思是ARM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一旦断绝与海思的合作关系,ARM将承受占总营收20%左右的经济损失,同时加深中国市场的排斥情绪,不利于将来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并且此举有可能刺激华为提升架构自研能力,产生同性能的替代品。
三、华为拥有自研底层架构的实力
此前,任正非和余承东都公开表示华为有自研CPU架构的实力。
而且,ARM公司截止目前还未撤回V8架构的永久授权,华为研发团队可以继续根据V8架构研发ARM处理器,同时还可利用达芬奇架构的成功经验从AI算力方面研发下一代底层架构。
尽管如此,华为面临的局势依然严峻,因为旗下大部分芯片依然离不开ARM的底层架构,而达芬奇架构的成功只是华为迈向成功的一小步,而且达芬奇也是基于ARM架构研发的NPU,距离成功研发整套自研系统仍有很大距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