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低碳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很多人对于自己在衣食住用行中隐含的碳排放,常常是一头雾水;对低碳产品的辨别和低碳行为成效的判断,更是十分模糊。

因此,蔚蓝地图和一分钟扯碳共同发布了碳足迹随手拍功能,让大家通过手机拍摄,自动获取物品的碳排放数据。
暑期来临,我们将“碳足迹随手拍”活动发布到了志愿北京平台上,鼓励学生们也能参与进来,还可领取全国志愿服务时长哦~(PS:后续还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敬请期待)
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
7月5日-8月5日,请在活动时间内参与报名和拍摄。
■活动要求:
通过蔚蓝地图APP上传照片,系统识别物品,链接中国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库,得到产品的碳排放。每拍摄20个不同物品,可获取1个服务时长,最多不超过50个时长。
★至少拍摄满20个物品才可以录入(时长要求是整数)。
★物品名称和识别结果要匹配,不能随意选填名称;
★拍摄提交的物品,至少50%的物品需要含有碳排放数据,我们有近2000个物品是有数据的,期待你来发现!
示例:属于没有碳数据,这种可以拍摄,但不能超过50%。超过的部分不计时。
■拍摄要求:
拍摄物品范围:衣食住用行(需要是经过生产加工的物品,有碳排放足迹),鼓励拍摄出产品的品牌型号,或在说明文字里,填写所拍摄产品的品牌及型号。
以下不符合要求:
人、动物、花草图片模糊不清主体物品不明确主体物品占画面比例不足4分之一物品名称和识别结果不匹配■额外奖励:
拍摄物品≥200个,额外获得由“一分钟扯碳”平台提供的精美笔记本或“蔚蓝地图”提供的低碳百搭帆布袋。共30份,取拍摄物品个数前30名用户发放。
基本操作
■第一步:报名
手机端: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电脑端:打开志愿北京官网(https://www.bv2008.cn/),搜索项目名称“碳足迹随手拍”报名。
■第二步:下载蔚蓝地图APP,注册登录
扫码下载蔚蓝地图APP,首页点击“了解碳足迹”
点击“碳足迹随手拍”进入拍摄页面后,点击红色相机图标拍摄
■第三步:上传照片,提交
可直接拍摄物品,或从相册选择物品,上传,系统自动识别物品并给出碳排放数据水印(水印可调节大小和位置),提交即可。
拍摄示例:
(左右滑动查看)
★注意:
需要选择正确物品名称,并保留水印;
如果识别名称不正确,在“我要查询的是”里填写正确名称,保留搜索结果。
产品种类繁多,不断推陈出新,碳易查不能涵盖所有产品,但不要放弃,你每一次随手拍下的物品,我们都会记录下来,并努力优化随手拍识别匹配过程及完善碳足迹数据。碳足迹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文献,基于模型测算,但相关特定产品的研究不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以此估算同类产品的数据,可能与实际存在偏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敬请用户周知!
领取时长
报名后,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提交【蔚蓝昵称+志愿北京姓名/编号】,活动结束后,统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录入时长,并邮寄礼物。
项目背景
核算、计量和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从消费端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和基于产业链推动碳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对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起到支撑作用。建立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且覆盖较全面的中国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库,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基础性工作。
为方便企业、机构和个人准确、便捷地计算产品和服务中的碳足迹,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CCG),自2017年起组织53名专业研究人员,着力建设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库(http://lca.cityghg.com/)。该数据库主要基于《ISO 14067:2018 Greenhouse gases —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确定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取得原材料到生产、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摇篮到坟墓)。
目前,蔚蓝地图数据库已收录能源、工业、生活、食品、交通、废弃物、碳移除7个大类,近2000条排放数据,初步具备了对日常生活用品开展碳排放计算的能力。用户可通过拍照识物或选择产品,计算身边产品的碳排放,了解各种产品隐含的碳足迹,学习低碳知识,让更具针对性的低碳减排尽在掌握。
我们希望,用户可以通过学习低碳知识、了解产品碳排放和个人碳足迹,深化低碳意识,从消费端自觉选择低碳产品,进而推动全产业链的减排,为中国碳中和献出自己的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