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GREGAGTE函数用于返回一个数据列表或数据库的集合。

其语法结构为:=AGGREGAGTE(计算功能代码,忽略功能代码,数据区域)
例一:使用功能代码1,实现平均值函数功能。
==AGGREGATE(1,,C2:C17)。第一个参数“1”代表启用功能代码1对应的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功能,第二个参数为空,第三参数选中要计算的区域。
例二:同理,如果要计算最大值,只需要将第一个参数改为“4”,即可启用对应的MAX函数。
例三:如果一列数据中存在错误值,用经典函数MAX是无法计算的,因为MAX本身并不具备排除错误值的功能。
=AGGREGATE(4,6,C2:C17),此时我们只需要将第二个参数改为“6”,启用对应的功能“忽略错误值”即可。
以上是基础用法,接下来是进阶用法。
例四:依次求一列数据中的多个值。
=AGGREGATE({4,5,1},7,C2:C21)。这里用到了数组,第一个参数内包含多个引用,需要采取大括号“{}”。而{4,5,1}则分别对应需要计算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例五:极值提取
第一个=AGGREGATE(15,6,D2:D21/(B2:B21="一店"),1),第一参数为“15”启用了对应的SMALL函数。
第二个除了更改店铺名之外,还需要将最后一个数字改为“2”,意为返回第二个最小值。
第三个要求返回最大值,将第一参数改为“14”,引用LARGE函数即可。
例六:花式操作,向上求和。
=AGGREGATE(9,3,A4:$A$20)*2-AGGREGATE(9,7,A4:$A$20)。
思考:
第一个参数“9”代表什么?
为什么第二个参数第一次用“3”,第二次用“7”?
为什么第一段函数写完要“*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