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稳定社会经济的“压舱石”,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近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苏研杯”第三届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落下帷幕,陕西科技大学在此次比赛中斩获两项全国奖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作品“解钾归田”荣获一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作品“脱贫山区农户生计效率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研究”荣获三等奖!

《解钾归田》:
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孔新刚、吕玥澄、张科老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喻璠、王珺主要参与,该项目将水热技术应用到废液的回收处理工艺中,利用非水溶性钾矿资源生产钾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内农业发展对硫酸钾进口的依赖性,实现钾肥产业绿色可循环发展。项目为国内首家以非溶性钾长石矿为原料绿色生产硫酸钾,满足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硫酸钾的战略需求,解决了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未突破的非水溶性钾资源难以利用的难题。
《脱贫山区农户生计效率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研究》:
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常江波博士负责,曹娣等主要参与,苏芳、梁志莹老师指导。
作品从人地系统角度出发,聚焦陕南秦巴山区这一典型的脱贫山区,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户生计效率—土地利用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农户生计效率与土地利用水平的差异,剖析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农户生计效率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促进农户持续增收、推动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引导农户生计系统与土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能够为陕南秦巴山区及类似地区农户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此次比赛是陕西科技大学在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取得的新突破。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工作,多措并举激发研究生参加科创比赛的热情,探索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路径,靶向施策,强化培训指导,充分挖掘有潜力的科研成果。这次成绩的取得既是对学校前期工作的肯定,也能进一步激发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比赛的热情,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希望陕科大学子能够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和动力,在更多的科技赛事上取得骄人成绩,为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拓展阅读: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指导,专门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全国性赛事。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苏研杯”第三届科技作品竞赛作为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延续,隶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五个赛道之一,是吸引农业和涉农高校研究生参赛展示的重要平台,是农科研究生创新实践改革的新的重大举措,是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
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实践大赛于2016年发起设立。大赛定位于激发创新活力、服务乡村振兴,围绕农业行业和产业特色鲜明的领域探索科技发明与实践应用创新方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前两届已先后于2016年、2018年分别在北京、南京举行,2020年被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之一,已逐步成长为在业界和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本届赛事以“激励学科创新服务社会需求 推动人才培养加速成果转化”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赛事从2021年7月启动,历时11个月,共收到全国93所高校374件有效参赛作品,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终审答辩、组委会确认,评选出特等奖6名、一等奖15名、二等奖41名、三等奖75名。有23万多人次在线关注了本次赛事,逾3000余人次在线观看了本次赛事。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
素材来源: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网、科大材子之家、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农民日报、央视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